记者手记 | 解读李嘉诚的密码

在动笔写李嘉诚之前,我先在 Word 上敲了一行字 :将李嘉诚还原成 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

李嘉诚(新华社记者 秦晴/图)

(相关报道:《“我不会去赚最后一个铜板”》,刊于2013年11月28日)

在动笔写李嘉诚之前,我先在 Word 上敲了一行字 :将李嘉诚还原成 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

-1-

在动笔写李嘉诚之前,我先在 Word 上敲了一行字 :将李嘉诚还原成 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

这是对自己的提醒,也是想给自己要写的文章定一个基调。

受挫的是,报道出来后,有朋友说,看到的还是一个“神”。

这不是我要的结果。如果硬要找原因,我只能说,李嘉诚太完美了—— 完美得不像一个常人。

你能想象吗?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间,这位亚洲最富裕的人,几乎从未失败过,他的企业,没有一年是亏损的。他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但在每一次风浪来临之前,他都有准确的判断,并且恰到好处地做好了准备。在许多同辈的企业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轻易地断送一家企业时,他却几乎碰不到自己的“天花板”。

更让人钦佩的是,与一些华人企业家只会“窝里斗”不同,早在上世 80 年代,他就跨出国门,布局世界。而今商业版图遍布 52 个国家,直接为他打工的雇员超过26万人。而李嘉诚自己,则初中都没有毕业。

他,是如何做到的?而我们,又该怎样来解读这样一个人?

-2-

在采访之前,我和你一样,有着诸多想象。 我曾做过很多功课。2013 年 11 月 7 日,也就是接受我们专访之前的两周,《南方周末》刊发了李嘉诚从内地和香港撤资的专题报道。此专题近两万字,包括以下五篇文章:《香港再不是“李家城” ——李嘉诚,从“超人到“万恶资本家”》、《李嘉诚这次卖了什么?》、《李氏“撤资”风波史》、《李 嘉诚“撤资”的十个理由》、《专家评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看有无连锁反应》。

这个专题,我前后操作近一个月,历经数个不眠之夜。彼时,香港和内地媒体已经轰炸过一轮,我们介入时,其实已经很晚。但直觉告诉我,没有任何一个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是孤立存在的,通观已有报道,大家其实有意无意地将这个问题简单化。

在和编辑顾策、肖华分别讨论后,我决定回到事情的本源 :一是看他买了啥,卖了啥,先摒弃所有的其他推测,从商业逻辑上看是否有异常 ; 二是回到第一现场香港,李嘉诚的发家之地,看看港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在买和卖上,如果站在“在商言商”的角度,李的每一个决策,几乎都能成立。但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就不那么简单。

香港人对李嘉诚此举,感情颇复杂,一方面,他们觉得,李卖了也没啥大不了的,另一方面,又对李嘉诚的离去,表示遗憾,他们最大的担忧是:“超人”都不玩了,是不是不看好香港经济了?

印象最深的,是在香港中环的一家金店,我随口问其中的一位 80 后店 员 :“你怎么看李嘉诚?”“我讨厌他。”几乎是毫不掩饰地脱口而出,这让我颇为惊讶。随着线索一步步打开,一个复杂与撕裂的香港社会在眼前渐次展开。

而更深一步的开掘,则令人啼笑皆非。如果梳理史料,你会发现,在李嘉诚的扩张之路上,围绕他是否撤资,香港媒体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炒上一轮。而耐心一流的李嘉诚每次都必声明 :是“投资”,而不是“走资”。 然而,对李嘉诚的声明,不信的人总比信的多,媒体的解读也几乎形成了套路:香港卖楼=为了撤资,内地拿地=香港撤资;海外投资=中港撤资……

这一方面,可见李嘉诚的分量;另一方面,也可见香港对其之复杂感情。 我决定就写写这个“复杂”。

在我的设想中,此专题的报道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李嘉诚,另一个则是香港社会。缠绕其中的则是“自由市场利与弊”、“小政府大社会”、“香港社会的崛起与沦陷”等关键词。 如果说,一个优质新闻有什么特征的话,那就是它层次的丰富性,它特有的复杂之美。我知道,我撞见了一个好题材。

坊间有传言认为,正是这组报道,促成了李嘉诚的此次专访。我不敢贪功,更不敢这样说。唯一能肯定的是,稿子见报第二天,也就是 11 月 8 日, 我接到了同事转来的信息,说李嘉诚愿意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