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秘方治大病、换季就去洗血管……十大用药误区,你中招了吗?

十大用药误区包括“追求疗效滥用药”“自行停药无危害”“胰岛素有依赖性”“使用药品不得法”“别人能用我就用”“不良反应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药品放心用”“换季就去洗血管”“回避风险不接种”。

责任编辑:何海宁

(视觉中国/图)

十大用药误区包括“追求疗效滥用药”“自行停药无危害”“胰岛素有依赖性”“使用药品不得法”“别人能用我就用”“不良反应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药品放心用”“换季就去洗血管”“回避风险不接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对安全用药科普信息的渴求也日益迫切。2018年10月17日,全国“安全用药月”期间,中国药学会在国家药监局的指导下发布公众十大用药误区。

十大用药误区包括“追求疗效滥用药”“自行停药无危害”“胰岛素有依赖性”“使用药品不得法”“别人能用我就用”“不良反应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药品放心用”“换季就去洗血管”“回避风险不接种”。排名不分先后,但都是公众误识率较高、潜在风险较大的用药误区。

“这只是冰山一角,从侧面反映出公众普遍缺乏安全用药知识,用药安全的素养亟待提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说。

发布会上,“一老一小”两个特殊群体的用药安全,颇受关注。

一些药品说明书描述含糊,经常出现“儿童酌减”的用量描述。减多少?怎么减?说明书里没下文,家长只能“靠手掰、用刀切”来掌握儿童用药的适宜用量,带来诸多不便,甚至有儿童付出了生命代价。

北京协和医院原药剂科主任张继春就遇到过这样的悲剧。一位飞行员父亲咳嗽,医生开了含可待因成分的药片。家中3个月大的孩子恰好也咳嗽,“飞行员都能吃的药,孩子不能吃?”妻子切了半片,研碎,蘸着糖抹进孩子嘴里。半小时后,孩子窒息死亡。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张继春强调,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和敏感性,易造成毒性反应。儿童患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处方用药。

2018年9月,国家药监局决定对含可待因的感冒药说明书进行修订,将12岁的禁止年龄提高到了18岁。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至今,在所有修改说明书的品种中,近20个涉及儿童用药项的修改。

相对于成人,剂型因素对儿童用药的安全影响更大。张继春呼吁,开发更多适合儿童专用的剂型。

对于老年人的用药误区,在药品咨询岗位工作了10年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药师王海莲再了解不过。天气转冷,不少家庭都会要求门诊大夫给老人开些“舒血宁注射液”,预防脑梗。但王海莲提醒,在没有症状时,不需要使用类似药品。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漫长,通常会因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长期控制不佳,形成动脉斑块阻塞血管,或者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这种变化不会因为每年输1-2次液而改善。即使输液会对人体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但补液结束后几天,药物代谢完毕,并不会长期对损害的血管有“修复”效果。

王海莲还经常听到医生反馈,有些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时,不听医生评估病情,“我听张大妈说某某降压药的效果很好,我就用这种!&r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