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仪式中的文化交流

2016年8月,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下属的侗寨,准备就当地的社会结构、信仰风俗、文化变迁等主题,开展一系列田野调查。之所以惴惴不安,是因为长时间在四川、云南等地从事调查研究,尽管积累了一些经验,却从未踏足过该地区,也完全不通侗语。按照人类学专业的要求,调查者至少应在田野中生活十二个月以上,并且熟练掌握当地人的语言,而这些条件我都不具备。

责任编辑:陈斌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6日《南方周末》)

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者应关注观念传承、制度形成的动态过程,而非静态结果

2016年8月,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下属的侗寨,准备就当地的社会结构、信仰风俗、文化变迁等主题,开展一系列田野调查。之所以惴惴不安,是因为长时间在四川、云南等地从事调查研究,尽管积累了一些经验,却从未踏足过该地区,也完全不通侗语。按照人类学专业的要求,调查者至少应在田野中生活十二个月以上,并且熟练掌握当地人的语言,而这些条件我都不具备。

所幸得益于几位联系人的帮助,我的工作进展相对顺利。我很快就找到了几位当地“寨老”(指村寨中德高望重的领袖),向他们请教我所关心的问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柴颖瑞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