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驼铃】我在北极圈上班

从26度屋内走到零下40多度的室外,是种什么体验?

姜宁的比喻是,“淬火”的感觉——温差将近70度,好比烧红的烙铁直接放到冰水里。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图)

姜宁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语言能力,顺利通过联合公司考核,成为中石油第一个进驻北极现场工作的联合公司管理人员。

从26度屋内走到零下40多度的室外,是种什么体验?

姜宁的比喻是,“淬火”的感觉——温差将近70度,好比烧红的烙铁直接放到冰水里。

姜宁,北极项目中国工程师,亚马尔项目工艺装置区域负责人。亚马尔,涅涅茨语意为“陆地的尽头”。

亚马尔项目是一个集油气开采、天然气处理,液化天然气制造、销售及海运为一体的超级工程,由三国(俄罗斯、法国、中国)四方一起参与,国际性融资达190亿美元。

32岁的姜宁,在LNG工程设计建设领域是老资历了。他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语言能力,顺利通过联合公司考核,成为中石油第一个进驻北极现场工作的联合公司管理人员。

过去几年里,姜宁一直坚守在亚马尔。

姜宁对北极的第一印象,就是极端的低温,肆虐的暴风雪,伴随着终日不见太阳的极夜。第一次连续28天的工作周期里,姜宁根本见不到一点点太阳,整天都处于黑暗中。“这感觉十分煎熬。”

项目初期,所有的饮用水都要去偏远的地方买,他们在雪中步行往返约40分钟。“等到把水拎回宿舍,不但水已凝固,整个人也都凝固了。”

亚马尔项目现场的暴风雪,风速超过20米/秒是常事。有时候暴风雪把眼镜吹坏了,也没地方修,就随身带着透明胶,随便粘一粘。

内外温差也是一大挑战。亚马尔室外零下40多摄氏度,工人们必须身着厚厚的工服,连走路都困难,仍要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办公室有暖气,气温维持在26度左右,穿一件单衣即可。所以出入办公室时,需要频繁地脱衣穿衣,非常容易生病。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亚马尔的生活十分艰苦,只有俄式食堂,食物以土豆为主,除了土豆还是土豆,新鲜蔬菜和水果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俄式面包被冻得硬邦邦的,咬一口都费劲。

由于天天吃凉的饭菜,加上工作压力太大,有一次倒班,姜宁就出现了胃疼症状,从晚上9点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

每次上项目,需要经过两段共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到达现场后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一次刚上项目的前3天倒班时,可能由于经过长途旅行后,没有休息好立刻投入工作,姜宁血压陡然升高——高压180,低压130。

2015年,姜宁刚参与亚马尔项目时,孩子刚9个月,弹指一回间,如今孩子已经3岁1个月了。姜宁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看着视频里孩子如花的笑脸、听着那稚嫩的声音在喊“爸爸”。

所有的坚守,都有收获。2017年12月8日,亚马尔LNG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首批产品发运,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世界多个国家能源高管及石油企业高管亲自为该船送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