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 “天一案”采访手记:司法判决VS公众情感,差距如何粘合

最初注意到“天一案”是“写小黄文判十年”上了微博热搜,点进去看了看,是一名叫“天一”的耽美文字作者获刑十年半。显然,这是经过裁剪的表述,很容易被不明真相者主动或被动地理解为天一是“因言获罪”。我没有再追究下去。

责任编辑:钱昊平

(视觉中国/图)

(相关报道见2018年12月23日南方周末《写黄文卖黄书,判十年——“天一案”的司法困境》

最初注意到“天一案”是“写小黄文判十年”上了微博热搜,点进去看了看,是一名叫“天一”的耽美文字作者获刑十年半。显然,这是经过裁剪的表述,很容易被不明真相者主动或被动地理解为天一是“因言获罪”。我没有再追究下去。

第二天刷微博,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还在继续,“家暴、强奸、杀人判三四年,写小黄文判十年?”很快,在谈及“天一案”的热门微博评论区,类似的质疑夹杂着愤怒、惶惑、绝望的情绪蔓延开来。

作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我对这种不给论据的罗列不以为然。因为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犯“故意杀人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但“情节较轻的&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