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飞:汽车是钱包、闺蜜、私人管家

2015年,阿里集团和上汽集团合资成立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互联网汽车解决方案。搭载斑马智行的第一款互联网汽车上汽荣威RX5,用销量回应市场质疑之后,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决定将斑马请进汽车。

2018年9月,斑马网络宣布完成超16亿元的首轮融资,市场忽然意识到,智能网联汽车来了,独角兽出世了。

南方周末:您个人加入斑马的故事?

郝飞:加入斑马,像是一种使命的必然。20年前,我以汽车电子作为从业生涯的起点,在合资车企、自主品牌车企积累了对汽车整车电器架构、软件开发的经验和能力。这期间,我主导了国内第一个车联网项目的开发。我意识到,在车联网领域的创新,才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

过去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我认识到用互联网科技改变汽车的属性才是汽车行业的未来。2014年,我加入阿里上汽互联网汽车项目的创始团队,领导了战略合作、概念设计、系统开发到产品投产的全过程,逐步完成从汽车人到互联网汽车人的转变。

南方周末:斑马股权开放,是一种姿态,还是你们真的很需要钱?

郝飞:我们的创始股东们认为,斑马在资本层面的开放是方向和未来,他们也是坚定地选择开放,只有这样才能让斑马真正服务于整个汽车行业,为每一位车主提供出行服务。融资主要用于顶尖人才的引进和前瞻性技术研发,以推进各业务线迅速扩张和生态开放,继续扩大斑马的领先优势。

南方周末:斑马能够获得股东上汽之外的客户,窍门是什么?

郝飞:半年前,我接待了某豪华品牌的全球高级副总裁,他在看完了斑马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之后感叹,“慕尼黑到上海飞行时差6个小时,但我感受到汽车体验的差距是15年”。很多车企,特别是跨国车企的高管在交流之后认为,斑马现在从事的汽车产业互联网,是中国未来在全球最有竞争潜力的事业。

今天斑马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自己的成功,还得益于整个中国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生态服务。虽然互联网源于美国,但真正的商业成功是在中国。电商、电子支付、餐饮娱乐等等,整个中国的互联网消费生态环境,是远远超出欧美的。

当然,汽车行业不是一夜之间能够颠覆的,沉下心来回归技术本质,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围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来设计和迭代产品才是核心之重。我认为在这方面,斑马具备三个优势:

一是技术优势。斑马立足于AliOS操作系统,经过3年多的发展,提出了去APP化、AI场景驱动和服务找人的千人千面体验。我们构建了整个云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是技术上的原始创新及理念创新。

二是互联网汽车运营。2018年斑马在行业内率先启动了运营狂欢月活动,开启了互联网汽车运营元年。在用户出行过程中,互联网服务和体验无时无刻不在,在线互联和生态的价值也得以体现。

斑马最重要的优势是人才和团队,他们既懂汽车行业又懂互联网,非常开放,注重用户体验,拥有高效的运营能力。

南方周末:就你和车企交流来看,他们对于智能互联汽车最渴望的是什么?

郝飞:2016年7月6日荣威RX5发布后,我说过一句话:几乎每个整车厂的后院都有一辆荣威RX5。其实很多整车厂找我们的时候,对这辆车,对斑马能够提供的服务、体验已经非常了解了。他们最渴望带给他们真正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以提升用户体验和维系品牌忠诚度。

南方周末:你如何看待人们对于汽车数据、信息安全方面的顾虑?

郝飞:斑马作为一家独立的第三方,一定要充分保护每一位客户和用户专属的数据库、账号、运营等等。我们跟东风雪铁龙合作时,欧盟发布了史上最严格的个人数据保护条例GDPR,我们团队也紧急研究并严格遵循这一法规,确保相应合作车型按时、合规上市。

斑马会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整车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拿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行车数据、汽车底层应用在行车过程中积累的工况数据。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车企们所关心的核心利益。

在前面与车企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汽车数据合作协议。对于数据处理、账号、用户运营等,我们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则。具体到数据的切割、共享与归属,我们与车厂有明确的界定。

南方周末:智能互联汽车现阶段究竟是行业痛点,还是个伪需求,或者说锦上添花的事情?

郝飞:麦肯锡2017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64%的受访中国消费者会为了更好的车内互联性而更换品牌,而美国和德国这一比例分别为37%和19%。该报告称,在中国,“互联性是一项必备功能”。

智能网联将改变汽车的属性。智能汽车不再只是汽车制造业,更是汽车服务业-Mobility as a Service。同时,智能网联也是未来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的智能化的基础。从全行业看,智能网联汽车在2020年会迎来爆发增长,3-5年内,智能网联是标配。

南方周末:你理想中的智能网联汽车使用场景是怎样的?距离真正实现还有多远?

郝飞: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的使用场景是千人千面的,它就像一个超级强大的、软硬结合的完整智能机器,有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就像人脑一样,可以接收实时响应,又可以做复杂运算。

具体到使用场景,出门前,车主通过IoT设备可以快速提供通勤信息,实现车辆控制,比如远程调节温度、湿度、香薰、空气净化器等。当车主上车后,通过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FaceID),车辆会根据车主的个人喜好和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比如座椅位置、喜好听的音乐或者电台等等。

行车过程中,AR辅助驾驶会为车主提供探索世界的新方式,通过数据驱动的虚实融合,为车主构建虚拟世界,并服务真实生活。通过地图、账号、生态的链接,结合多模态的交互方式,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不再仅仅是出行工具,它可以是你的个人钱包、闺蜜、私人管家。

今天的技术能力已经具备,但汽车的智能化需要演进周期,数字化生活整体的体验需要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整体大环境的基础建设,我认为未来3-5年是可以实现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