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早产儿:星星之火还是杯水车薪?

过去几年,社会力量尝试对这一群体进行帮扶,公益组织也参与其中,但早产儿家庭在当下和今后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张玥晗

曾获得“护曦行动”公益救助的早产儿在医院接受发育力评估。(南方周末记者 汪徐秋林/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月10日《南方周末》)

近年来,中国早产儿在新生儿群体当中的数量不降反升,早产儿家庭不仅要承担早期不菲的医疗费用及出院后康复费用,由于残疾率较高,还可能面临上学、就业等困难。这些问题不再是医院能够解决的。

过去几年,社会力量尝试对这一群体进行帮扶,公益组织也参与其中,但早产儿家庭在当下和今后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制度保障。

结婚四年,姜春生和李桂英一直没盼来孩子。随后几年,求子心切的他们一边工作,一边攒钱打算做试管婴儿。

2017年5月,李桂英怀上了一对双胞胎。“成功怀孕的前六个月里,检查显示胎儿发育和母亲身体正常。”姜春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结果到25周时发生意外,孩子们的胎动让李桂英的羊水开始破裂,“哥哥在腹中猛地踢了一下弟弟,我发现羊水破了。”李桂英说。

当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征求过他们的意见,是否要保住小孩。在李桂英的坚持下,姜春生在保胎同意书上签了字,但仅仅过了一周,这对在母体中仅待了26周的双胞胎兄弟就来到了这个世界。

医学上将不足37周的他们划分为早产儿。根据胎龄,早产儿分为32至37周的中度或轻度早产儿、28至32周的早期早产儿和不足28周的极早早产儿。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以来,全国新生儿数量并未如政策推出的预期般出现井喷。与此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医院发布的数据及新生儿科专家们观察发现,随着医疗救治水平的提升,中国早产儿在新生儿群体当中的数量不降反升。

在医疗界,早产儿问题也已成为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陈超认为,早产儿面临的不仅是健康的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还会面临一系列来自社会的挑战。

过去几年,社会救援力量一直尝试对这一群体进行不间断的帮扶,但早产儿家庭在当下和今后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制度保障。

不断增长的意外

2017年11月,脱离母体后的第一次体检记录了姜春生、李桂英夫妻俩双胞胎儿子的体重:哥哥850克,弟弟980克——兄弟二人均属于早产儿发育中小于1.5千克的极低体重。

在姜春生的记忆中,兄弟俩从母亲身体中出来后,都需要用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哥哥哭了两声就停住了,弟弟甚至都不能哭,出生后医院还抢救了半小时。”随后他们二人马上被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以下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