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23年,从报纸“集剪”到App“极简”

做剪报与吃饭睡觉一样,早已成为古陶瓷修复专家李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可因为南方周末App的出现,这种“集剪”生活在持续了22年后变成了“极简”生活。

责任编辑:温翠玲

李奇从剪报本上查找信息。(李奇供图/图)

这是南方周末与读者的故事,你我相识于此,相聚于此。

做剪报与吃饭睡觉一样,早已成为古陶瓷修复专家李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可因为南方周末App的出现,这种“集剪”生活在持续了22年后变成了“极简”生活。

2019年农历新年伊始,《南方周末》迎来创刊35周年,自从1996年我迷上这份报纸,一期不落看到现在,也已持续了23年。在改革开放后的这个国家,一张报纸、一个人被时代洪流裹挟着经历沧桑巨变,面对政治、社会、经济、科学的不断变化,以不停接受又不停放弃的方式书写着各自的生命故事。回望过往,总有一些留在原处的物事人值得怀念。

从一开始,我获得每一期《南方周末》的方式就是到报摊上购买,尽管算起来一年的费用比通过邮局订阅要贵一些,但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她的满足感令我身心愉悦,成为开启每个周末生活的必备体验。遇到精彩的文章,我会把它们剪下来,收集粘贴进用过的笔记本里。一期期剪,一本本集,就这样,做剪报与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可这种“集剪”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