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人”,还是“拦路虎”? ——美国、欧盟收紧外资安全审查制度

多名接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律师均抱怨其“自由裁量权过大”、“暗箱操作”。通常,该委员会对相关交易的审核细节并不公开,受审查的外国企业也没有法定申诉渠道。

责任编辑:于冬

当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印度和欧盟等相继对外资国家安全审查采取立法措施,南非、韩国、巴西近期也准备加大外资审查力度。(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21日《南方周末》)

多名接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律师均抱怨其“自由裁量权过大”、“暗箱操作”。通常,该委员会对相关交易的审核细节并不公开,受审查的外国企业也没有法定申诉渠道。

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被视为最后一道“防线”,也触发各界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

2019年2月14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结果通过《欧盟统一外资安全审查框架建议》,决定建立一套影响深远的外国投资审查系统。

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一度被视为维护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和欧盟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实行该制度。

不少外国公司老板和高管对来自他国的“长臂管辖”越来越担惊受怕,也掀起全球对“经济民族主义”的担忧。

“我堕入了陷阱”

2013年4月的一天,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皮耶鲁齐(Frederic Pierucci)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警察铐走。

皮耶鲁齐时任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能源部的高管。在合著的《美国陷阱》一书中,皮耶鲁齐称早就知道美方指控阿尔斯通公司涉及一起行贿案。但是,他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被带走时还心存侥幸地认为很快就会被释放或保释,所以并未将处境告诉他的家人。

这只是长达5年噩梦的开始。直到2018年9月,皮耶鲁齐才被释放走出美国监狱。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自称“经济人质”,并自曝曾有250天被关押在无法看到太阳直射的黑屋子里。

按照美国调查机构的说法,阿尔斯通利用在埃及、巴哈马和印尼等国的分支机构,至少支付7500万美元的贿赂以获得总价超过40亿美元的项目。

“我堕入了陷阱,沦为美国司法手中的傀儡。”皮耶鲁齐在著作中坚称无辜。

过去十多年间,美国的监管部门已对多家大型外国公司采取审查,甚至域外执法行动。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也在“美国优先”“美国第一”等论调中风生水起。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成立于1988年,是管理外国投资的专业部门,通常对审核细节保密,相关概略也往往滞后一年公布。但据一家处理该机构案件的律师事务所估计,2018年该委员会审查的交易案可能超过250件,接近上一年度的两倍。

笔者查阅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公开资料发现,“国家安全”是各类文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2007年美国《外国投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