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就业歧视,从废除体检做起

责任编辑:戴志勇

只要不是职业内在需要,都不应成为就业限制条件,由此,许多行业的体检应当废除

 

10月17日上午,我去应聘“阳光公司”总经理助理,“考官”对我甚满意——男,未婚,北大光华MBA,但却表示不喜欢我的河南口音。

尽管只是一场游戏,但“考官”刘小楠(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有点失望——其他二十多名“应聘者”,无一对此类歧视提出质疑。

或许这才是最真实的招聘情形。甚至,你根本不会意识到填性别、贴照片也算歧视。

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主办、南方周末与《法制日报(周末)》协办的反就业歧视媒体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消除人们熟视无睹的就业歧视,须从提升全社会反歧视意识始,而媒体当为开路先锋。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家主流媒体及二十余名记者参加了培训。南方周末郭光东与凤凰卫视闾丘露薇介绍了各自媒体的反歧视经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林燕玲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讲解了国际国内反就业歧视的现念、现状与未来路径。

蔡定剑举出最新调查数据:在目前就业领域,85.5%的受访者认为存在歧视,一半以上的人认为非常严重或较为严重。

或许没有就业歧视才是新闻。案例分析课上,某组成员便认为,该组的案例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因为那是一个太常见的乙肝歧视案。大量报道,就像上访,石沉大海。似乎只有流血,才能体会到痛楚,并激发社会变革。比如2003年的周一超杀人悲剧,换来2005年公务员体检删除乙肝项目和2007年强检乙肝被法律禁止。流血事件仍在发生,不同的是,周一超杀了人(自己也被执行死刑),而其他人选择了自杀——媒体已兴趣不大。

但是陆军——中国反乙肝歧视第一人,还是兴致勃勃。他最近在策划“行为艺术”。比如,三个志愿者在北京大学门前拼出“囧”字,很快上了各大媒体,并被网络疯狂转载。

我对他说:这样的策划,很快就会被挑剔的网友们厌倦。

有了一纸法律条文还不够。10月19日,大学生雷闯终于拿到从事食品行业的健康证明——这在上海乙肝携带者中,是第一张。而他依然不能办理远没有食品行业限制严格的饮水、化妆、工卫等健康证明。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一张体检表,包含了多少赤裸裸的歧视。“警察尚且不能强行闯入你的家门,而你更私密的身体,却要被强行窥视。”蔡定剑认为,只要不是职业内在客观需要的因素,都不应当成为就业的限制条件,由此,许多行业的体检应当废除。

广东大学生谢某仍在等待他的行政复议结果。体检横生出来的平均红细胞体积检查,显示他有地中海贫血基因,令他失去公务员录用资格。

上述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认为受政府歧视的占45.4%,事业单位歧视占41.6%,其他机构歧视占16.5%。政府居然是他们心目中最偏心眼的雇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