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其实不是改革

推荐集体说了算,学生分数说了算

责任编辑:曹筠武 实习生 何旭

推荐集体说了算,学生分数说了算

北大刚刚推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能否撬动中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种种迹象表明,在十三个省市39所中学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过程可堪透明,而结果却是平淡甚至乏味。

陆续被公布的推荐学生无一例外均是各所中学的王牌尖子生,“人们想象中的偏才怪才一个也没有出现”;而校长们则小心谨慎的放弃了原本授予个人的推荐大权,以不同形式转交给了“集体决策”。

这一刚刚被公众寄予“改革”厚望的举措,试行之初就已经变形走样。

放弃权力的校长们

11月16日,入围学校名单即已在北大招生网挂出公示。入围学校皆为当地历年的北大生源基地,而之前已有400多所各地知名中学申报入围试点。在今年8月,有近80所中学参加的北大自主招生研讨会上,北大校方首倡“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与会人士透露,此次试点的39所中学皆在当时参会名单中。“这等于在知名中学里进行二次筛选”,一落选中学校长坦言。

南方周末记者征询的多位中学校长皆坦言,此制度不过是经过一系列繁杂而审慎的程序之后,“校长签字而已”——“我们是制度的执行者,而不是主导者”。

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认为,实名推荐制就是要校长承担主要责任,所以对待推荐更谨慎,更加注重自己个人的诚信和学校的声誉。

作为该制度最大亮点——校长以个人信誉和诚信度作为保证,在现实操作中,个人担责的制度设计也被以集体担责代替——“因为这是一个集体决策的结果”。

以东北师大附中为例,推荐与否的决定权掌握在22名专家组成员手中。而专家组由学校领导、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和高三年级核心组成员共同组成。

全国首个获得推荐的学生匡超来自南京师大附中。而匡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出足够自信,“我觉得我的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