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依葫芦画瓢没劲

从1961年到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 (布达佩斯)任代表翻译开始,到1971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秘书,再到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直至驻法国大使,意料之外的42年外交生涯,伴随着吴建民的恰是世人没有料到的中国历程。

责任编辑:郭力 实习生 钱小敏

从1961年到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 (布达佩斯)任代表翻译开始,到1971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秘书,再到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直至驻法国大使,意料之外的42年外交生涯,伴随着吴建民的恰是世人没有料到的中国历程。

在一个房价比工资涨速更快的时代,这位71岁的资深外交家以他的人生经历做出了表率:没有天赋异禀,也没有一蹴而就,有的只是勤勉、扎实和一步一个脚印。

吴建民说他没有什么宏大的梦想,他只是告诫自己,凡事不要依葫芦画瓢,要前进一步。

因为要求前进一步,他不满足于中法文化周,进而开创了文化季、文化年,直至创立文化中心,如今这已然成为外交领域的一种交流模式。

因为要求前进一步,在卸任驻法大使时,他的“工作总结”中对中法关系只字未提,而是主要阐述新形势下的“外交资源”。

因为要求前进一步,在担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期间,他竭力将世博会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作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功勋之一,他还梦想着世博会能够走进非洲,走进伊斯兰教国家。

如今,这位年逾71岁的老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场馆评比。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褪了色的蓝色布包,他现在是国际展览局的名誉主席。

申办世博:人生一搏

南方周末:你对上海世博会的总体评价如何?

吴建民:我是第三次做世博会的评委,和日本爱知、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比较,大家对上海世博会的参与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设展馆的投资超过前两届,都是国际最知名的建筑师,而且展馆的布置煞费苦心。人家真是把上海世博会当回事了。国际展览局秘书长和主席跟我开玩笑说,园内的厕所不亚于欧洲厕所的水平啊!

我把它称为里程碑式的世博会,第一次来到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第一次到中国来。

南方周末:现在你再回过头来看申办世博会时付出的努力,是什么感觉?

吴建民:很欣慰。那时候申办世博会,只是一个直觉。从日本的经验来判断,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从1961年到1970年,日本的经济年均增长11%以上。所以当时我们在看世博会的时候,就认为它一定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予以强大的推动。那个时候没有看到世博会对老百姓的影响。

南方周末:这次世博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X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