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经典莱卡相机收藏

经典徕卡相机收藏

拥有贵族气质的
机械玩具
 
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美术馆正举行一场中国历史上较为完整的经典徕卡(Leica)相机收藏展,展品出借方是五十三岁的美籍华人叶又新—美国徕卡收藏协会公布的三位收藏大师之一。他对徕卡历史、文化和技术脉络有着深入理解和认识,经数十年收集、积累,收藏了一整套成系列经典实用徕卡器材,并修订成书。此次展出包括相机、镜头及附件等逾三百件藏品(包含50余台相机,100余只镜头及各种各样的配件),此套收藏反映了徕卡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诞生至今历史和发展的全过程。展览时间至10月7日结束。
 
文|杨圣捷 图|本刊资料库
徕卡意味着什么?
绅士胸前挂着的,握在手里把玩的小玩意儿。想象这样的场景:穿着淡色休闲服,肩挎牛皮包,戴着毡帽,漫步在绿草丛中,脖子上挂着轻便的徕卡相机—挂着其他便不是与自然亲密的英伦范儿。从学术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样值得夸耀并显示主人懂行的标志;从物质层面上来说,这是一件饱含人文气质且透露着主人优雅腔调的饰品;从精神意境上来说,这是一种钢铁意志和精益求精结合的典范。这便是光学和机械融合成像的黄金时代产物。
 
谁用徕卡?
徕卡相机是时代的需求造就的,当美国人还在为柯达相机的出现沾沾自喜时,更为革命性的徕卡相机在一战之后诞生了。德国人的内涵体现在品牌的任何一款产品上。一层镀铬、一块幕帘、一丝轴承,都能体现战时德国的实用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最佳结合。摄影爱好者津津乐道的奇闻轶事诸如罗伯特·卡帕的奔赴在枪林弹雨的二战纪实、布列松与不经意间的人性事态发生的街头题材、 马克·吕布的人像定格⋯⋯均出自经典徕卡相机和镜头的绝妙搭配,甚至,他们只需用一个定焦镜头,便能成为记录世界的操纵人。更为奇特的是那些机缘巧合,那名默默无闻的记者如果不是接到报社电报说让他迟几天回因为里根总统即将来访,那么他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用徕卡相机编出“一个鲁莽的刺客向总统当面行动”的七十二张照片,他也无法成为徕卡的代言人,更不会在法国海滨坐拥别墅、美女与吃穿不愁的余生。徕卡相机和这些大师共同见证历史的发生和文化的传承。
 
为什么美国对徕卡的研究环境这么好?
美国是二战爆发国,在德国全面战败后,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占据了德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徕卡的工厂位于西德辖内,被美军很好地保护起来,其实这是一种文化侵占。与此同时,同样拥有较高质量的蔡司镜头工厂在被苏联占据东德之前便被炸毁,尽管之后一部分在当地传承,一部分被搬迁至基辅,但像战前那般徕卡、蔡司分庭抗张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徕卡因为美军保护而得以发扬光大。
 
经典徕卡相机是否都是好的?
同样和二战历史有关,这也是徕卡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段时期,造就了徕卡迷们最热衷的收藏时段。战时徕卡相机主要供给部队作战时记录用,损耗严重,所以对材质要求非常高。当时德国的相机材料大都由美国进口,在1941年日军袭击珍珠港前,徕卡相机在研究如何让使用黑白胶卷的照相机发挥更好的作用时,曾一度向美国柯达公司进口红布帘增强透光性的品质,此举获得极大成功。工厂为军需相机所提供的产品在质量上可谓严谨细致,当德军攻打苏联时,由于天寒地冻使得传统相机无法抵抗严寒而不能运作,于是工厂研发了适合在寒冷地区及高空使用的包含有更多微型轴承及涂上防冻油的产品。而当美国被袭后宣布参战,对德国来说其实并不是好消息,因为物资逐渐短缺。这种短缺物资的情况在战后的四五年时间完全展现出来,在徕卡相机身上,也能窥见一斑。例如原本要用镀铬的由于金属短缺不得已改用油漆,还得是军服色因为只有这种颜色;布帘的材料没有该如何是好?没关系,我们有降落伞布⋯⋯这种无可奈何的材料更替使得相机零配件的寿命大打折扣,这段时间的相机(1946年-1951年)到今天都会多少有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发生,而更早时期的相机也许从来不会有任何问题。
 
看看徕卡相机的升值空间?
当黑白胶卷时代被彩色胶卷代替后,徕卡相机也出现了一个变革。这种变革便带来了历史遗留下的稀有品种,当徕卡公司在全球召回红布帘相机并免费更换黑布帘时,当时没有及时更换而懊悔不已的机主,不小心便成为了孤品的拥有者。徕卡相机的出厂价几乎是不追求利润的,240美元的M3是1950年代的价格。到了197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那会儿出现的收购潮中,M3的价格被炒至1000美元,而新旧程度也是影响产品价格的最大因素,成色上升0.1个百分点价格便会翻几倍的事例比比皆是。去年一个M3原型机的纪录诞生于中国,达到了近三百万人民币。四五年前,一个原价250美元、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带电动过片器的相机, 拍得25万美元。 第一台M3 (编号7000000)也有过纪录,在新世纪初的一场博物馆拍卖中,它以10万欧元成交,如果放到今天,会升至20万欧元。不过徕卡经典相机的价格并不能单纯看机身或镜头,还得和零件配在一起,一个战时生产的过片器现在要卖到一万多元人民币,这比一台3C红布帘机身+镜头的总价还要高。中国作为新兴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消费大国,对于徕卡相机的需求开始显现。电子工业之后涉足世界舞台的中国人民对徕卡的电子数码化产品并没有多大多深的感情,相反经典徕卡成为了他们追求品位生活的首选,于是水涨船高,又是人多的因素,徕卡经典相机的价格逐月上涨。
 
 
叶又新的徕卡生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国,在国内我读文科,到美国读财会,毕业后直到2009年,都是在公司里任职高级会计师,与太太两人的收入相加在当地属中产以上。我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对徕卡相机方方面面的研究。我是一个中国人,但我想融入当地社会,所以很少与当地华人来往,现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东北的Canton镇。去年开始,我辞去了会计师工作,一心一意专做徕卡相机维修和收藏研究。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建立后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姜达权,地质部在周恩来总理主抓三峡工程期间,配备了八台徕卡相机,父亲身为顾问工程师,获得一台用于当地风貌拍摄。在“文革”期间,我们家将这台相机上缴,但风波结束后并没有能收回。在我工作后,也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父亲对我的影响不小,甚至在他临终前,还念念不忘那台给他带来无穷乐趣的徕卡相机。
 
徕卡相机究竟有多好,拍出来一比较就知道。我的第一台徕卡相机是八十年代末在北京菜市口旧货店淘来的,给我的印象是造型优美,镜头打磨漂亮光滑,拍摄时振动小,声音轻。之后我便陆陆续续开始了入门收藏,直到1998年,才有系统收藏。收藏徕卡最大的问题是——要会修,许多家里祖传的徕卡相机,祖辈用了不久便藏匿起来,直到很久以后子孙翻箱倒柜找到了这台古董,可油也干了,零件也生锈了,或者有的机械设备卡壳了断裂了,在欧美及日本等地,修一台古董相机比买台同品牌新式产品要花更多的钱,还得找到准确的店家和维修人员。在美国,清洗一台徕卡机器是250美元,在日本和欧洲甚至会达到400至600美元,有时花了钱也未必能修好,因为零件很难寻找。我觉得这是一个文化缺失的点,世界性难题。当时就试着摸索先从自己的机器着手拆解整修,慢慢地,我的积累越来越多,开始为朋友们维修整机。
 
一传十, 十传百,现在,如果来到photo.net或者rangefinderforum.com——这些都是徕卡迷们必去的网上交流社区,他们碰到任何关于经典徕卡相机的问题都会相互推荐来找我,世界各地的徕卡迷把他们的古旧相机邮寄到我家里,我在业余时间为他们修理。在这方面的收入,比我单纯做会计师高出好几倍。渐渐的,两份工作占用的时间已经远远超出我能承受的极限,而且会计师这行当如果要再发展,就得考CPA及MBA的相关文凭,在美国读这个基本就没时间搞兴趣爱好了。那就意味着我必须两者取其一,于是从去年开始,我便做这一门生意。我以研究经典徕卡相机为主,主要是喜欢其中的历史,世界近代史都可以通过徕卡相机的发展窥见一斑,个人不喜欢人造的历史,如果徕卡有推出某某限量版,刻意把一个实用性为主的相机做成奢侈品,超出了相机本身的文化内涵,就不是相机了,也就没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了。
 
近些年,中国的摄影爱好者对经典徕卡相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国际徕卡收藏领域也了解到了这种趋势,因为收藏领域新的拍卖纪录不断被刷新,这点很像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经典徕卡相机收藏热。(据叶又新口述整理)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