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何遭遇体系性失败”之二:负筛选的人事制度

几十年里形成的负筛选人事制度,导致体制中很少有理想主义者和独立见解的能人。有理想主义、真能干的人,都被排斥在外,因为他们被视为具有威胁性。苏联的人事制度把极为丰沛的人才资源筛选出局,只让三四流的人员管理一个庞然大国,日新月异的局面自然是出不来的,只能一步步走向衰亡。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云龙

 

几十年里形成的负筛选人事制度,导致体制中很少有理想主义者和独立见解的能人。有理想主义、真能干的人,都被排斥在外,因为他们被视为具有威胁性。

苏联的人事制度把极为丰沛的人才资源筛选出局,只让三四流的人员管理一个庞然大国,日新月异的局面自然是出不来的,只能一步步走向衰亡。

上篇谈苏联体系性的失败,我们归因于其政治极端主义与利益集团绑架(见2011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大参考版)。在现代社会科学中,讨论社会发展、停滞或倒退,分析的架构一般包括两个基本维度,一是看structure,即从结构层面着眼作分析。二是看agent/actor,即从行为者着眼。“结构”是抽象出来的,相对稳定;而每天操作“结构”的是体系里面的行动者。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对该体系的生命力和演化趋势非常重要。本文从第二个维度作点分析评论。

我从1985年开始,通过与苏联学者和西方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之间的交流,在苏联考察,强烈认识到苏联体系性失败的另一个基本原因,是它人事制度上的负筛选。1992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次研讨会上,我讲了负筛选的众多案例。两年后我读到,苏联学者反省他们的人事制度,得出的是同一个结论,他们用的词叫“逆自然淘汰”。

一个组织或机构无论大小,无论其性质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什么人能进来,进来后安排什么职务,怎么将人淘汰出去,这是人事制度的基本环节。我有个前辈朋友孔先生,在海外做过二十多年管人事的大学副校长。他说中文的“人事制度”这四个字绝顶聪明——没人就做不成事;选错用错了人,一定会把事搞烂。

苏共和苏联政府是一个超级大组织。对于人员是正向筛选还是逆向筛选,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组织的整体效能乃至生命力。

我在这方面学习研究达到的认识是:执政不久,苏共的负筛选人事体制逐步形成。它建立后,虽然有少数领导人想扭转,却大势所趋,没能改变方向。结局便是,这个世界上最老的执政共产党解体时,没多少人出来救,大多数成员都要把它当作“脏衣服”扔掉。

革命刚成功的时代:群星灿烂

20世纪初,列宁所属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派和孟什维克派。虽然党内经历过重大的争论和分裂,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时,列宁已经是公认的最高领袖。不管是国外流亡的人,还是响应他的号召在国内发动革命的人,大家用了一个术语来称呼他身边这拨翻天覆地的革命志士:“列宁一代的近卫军”——他们可谓是五颜六色、群星灿烂。不论其政治观点如何,别人对其价值观认同与否,这拨人对自己的理念是真的信仰,愿意为自己的理念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他们是非常认真的理想主义者。

从能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