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了别人不便做的事情中华文化促进会这20年

“文促会”,全称中华文化促进会,初诞生时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虽然副会长再加常务理事当中有31位部级领导,虽然而后这些年出席、参加过文促会活动的不乏中央领导,文促会却是如假包换的民间社会团体——不花国家一分钱。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周鑫

2007年农历除夕,胡锦涛到甘肃与农民一起过春节。在村民冉菊英家,胡锦涛亲手剪了一张名为《回娘家》的剪纸作品。当年第8届中国艺术节在武汉召开,文促会剪纸专业委员会主办了一个剪纸展。王石把胡锦涛的剪纸从当地文化馆借出来,打算参展。事情报到文化部,有关部门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就这么上了。 (文促会 供图)

1990年代初,各级政府领导普遍反映,与海外华人打交道时很难找到共同话题。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发起倡议,成立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用“中华文化”这个“共同语言”代表中华文化发声。

组织后更名“中华文化促进会”,参与者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而一直保持“非政府组织”性质。

2012年9月1日,“中华文化促进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办成立20年庆典。

“文促会”,全称中华文化促进会,初诞生时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虽然副会长再加常务理事当中有31位部级领导,虽然而后这些年出席、参加过文促会活动的不乏中央领导,文促会却是如假包换的民间社会团体——不花国家一分钱;在自我简介里,它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公民结社自由宪法权利的实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日益完善”。

文促会的诞生与“语言”有关,创会倡导人是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

1990年代初,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当时的各级政府领导普遍反映,与海外华人打交道时没什么共同话题。李瑞环跟叶选平(时任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萧秧(时任四川省省长)、阎明复(时任民政部副部长)等都认为,不少海外华人对共产党、社会主义不理解甚至不赞同,但他们热爱中国,中华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中国的官方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是更宽广的概念,由非政府组织代表中华文化发声,显得顺理成章。李瑞环倡议创办文促会,具体工作落到时任文化部长高占祥身上。

领导牵头,文促会筹建一帆风顺。1992年2月29日,文促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体制外的优势

“文促会”成立,第一任会长叶选平签署任命,由王石担任文促会常务副秘书长。成立大会散去,王石环顾左右,压力顿生。文促会成员级别很高,名头很大,但平时很难找到。驻会办事人员只有五六个,很多琐事王石不得不亲力亲为;没有财政拨款,他手头只有3万元创会费。

身为文促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的谢瑞麟捐出王府井柜台价值150万元港币的珠宝;台湾前“副领导人”陈诚之子陈履安先生创建的一家基金会也慷慨解囊。王石几番化缘,手头儿有了点钱,可以做些事情打响文促会的名号了。

1992年6月,王石到沈阳出差,火车车厢里响起李劫夫1962年创作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作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王石感慨万千,展开烟盒,写下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构想,那一夜王石被自己的思想激动得整夜没睡。

构想得到会长叶选平、秘书长萧秧的支持。“我们身处体制之外,办事没有繁文缛节,想得快,决定快,执行也快。6月刚有创意,年底已经评完了。”王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与大陆以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