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 倾听芝麻变西瓜的声音

在刘震云看来,任何领域的探索,都是找原点的过程。哲学通过理性的渠道,数学通过数字的渠道,文学通过情感的渠道,而情感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他觉得,倾听比干预要好。

刘震云:1958年5月生于河南,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一地鸡毛》《手机》《温故一九四二》《一句顶一万句》,并屡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前30位,最新作品为《我不是潘金莲》。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

“生活这么荒诞,还用你去编么,再编能编得过生活么?”

刘震云走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的楼道里,跟出入办公室的人打着招呼。这是他熟悉的地方。这些年,刘震云新书的版权页上,总是有着令人惊叹的首印数。《我叫刘跃进》是20万,《一句顶一万句》是40万,这本放在我面前的《我不是潘金莲》,首印数是50万,对于中国那些心怀著书梦想的人来说,这些数字光亮耀目令人艳羡。

有的人却不以为然——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发行量太大对于严肃作家而言,是一件令人害臊的事情,那是通俗小说作者和教辅编撰者才相匹配的图书印数。刘震云对此报以微微一笑。在他看来,写得好的东西一定是跨越了文学的藩篱与边界。就好比在一个县城里,没什么搞文学的人,但你随便找个人问问,知道李白和曹雪芹吗?没有人会不知道。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刘震云说,“你写的东西没人看,还要纳税人每个月给你工资,这合理吗?如果一个作家离开纳税人的钱会饿死的话,他就不应该从事这个职业。”

民主的果实

去年,由中国作协主办的茅盾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时,刘震云在菜市场买菜,正犹豫着是买西红柿呢还是买茄子,中午是吃西红柿打卤面呢还是茄子打卤面。西红柿比茄子贵。此时,出版社的人来电告诉他,《一句顶一万句》获奖了,奖金比过去高很多,他当即决定:买西红柿。

“奖金提高了多少呢?”我问刘震云。

“以前是5万,这一届李嘉诚有个赞助,变成50万了。”刘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