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8)

在当时,这些民营企业家无一例外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先知先觉,或为生计所迫,或已闻到市场经济的微小气息,在国家对商品流通和生产的控制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的转折关头,一脚踏进了商品生产的大门,既承担了巨大的经营风险,也开创了光彩的企业前程。

第一部 反叛土地的农民(1980-1984)

第二组样本 摘农帽做工人

第三篇 乐清柳市:就算被抓,也要办厂(2)

农村能人群体起步

叶文贵在黑龙江七台河一个只有50户人家的屯子里,忍受了住草房、一年吃3次猪肉、一天赚8角钱的艰苦生活。他自己揣摩出了电器修理技术,靠在黑龙江制造铁锹柄积累了第一笔财富。

这个被费孝通称为“了不起的新型企业家”的农民,日后还将设计制造出国内先进的PVC薄膜,还将进入中央党校发言。很少有人知道,1989年,叶文贵研制的电动轿车就以82公里的时速开上了道路,而被认为是中国民营汽车制造第一人的李书福当时还在生产装潢材料,9年后,吉利的第一辆汽车才会下线。日后的中国首富、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这时还是个大学研究生,20年后,他才表示解决了电动汽车的动力持久问题。新华社记者却发现,叶文贵研发的电动轿车,在闲置13年后竟然还能开动。

这个企业家传奇的起点是1979年夏天,他与17位亲友每人出资400元,创办了铝板厂,也实现了一个农民向企业家的转变。叶文贵一生创办的企业之多、所涉及的行业之广,在那个温州农民办厂潮的历史中都属罕见,至今为研究者们津津乐道。

在当时的柳市,许多日后身家显赫的民营企业家也在1979年开始跃跃欲试。

为柳市的低压电器厂跑了几年供销后,“电气大王”郑元忠办起了自己的低压电器厂,很快就给自己盖起了三层小洋楼,一时羡煞乡邻。《人民日报》在后来的报道中说,郑元忠家的院子里可以停12辆小轿车。

21岁的郑元豹,承包下了已经停产的飞鹰机电控制厂。这个13岁开始打鱼、17岁转行打铁、18岁教人习武的柳市人,19年后将一举吞并66家企业,成立自己的电器王国。

郑秀康32岁了,从国营的通用机械厂辞职,用45天时间学会了别人3年才能掌握的制鞋技术,创办红象皮鞋作坊。现在他是康奈集团董事长。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传向中国各地。前一年的8月,温州才举办了浙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