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13)

旦场镇是电白县下属的一个小镇,也是电白的建筑行业的发源地。旦场建筑业的发展就是电白建筑行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外出打工已经成为这个“建筑之乡”村民的生命轨迹里不可缺失的一程,30多年来始终如此,不曾间断。

第一部 反叛土地的农民(1980-1984)

第三组样本 输出劳务,翻越城乡高墙

第六篇 广东电白:“筑”梦他乡(1)

1961年11月11日,中央批转了公安部颁发的《关于制止人口自由流动的报告》,决定由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将那些没有开介绍信的流入城市的人口收容起来遣送回原籍。1981年,旦场镇的青年李家民独自一人来到了海南。他的目的是找到在海南做建筑的老乡,然后留下。他有一张介绍信,只是这张介绍信上的印章是他自己用番薯仿照大队的印章雕出来的。这类的印章在旦场有一个响亮的称呼——“番薯印”,农民就是靠着它闯进城里的。

在没有身份证的年代,有了介绍信就等于让外出人员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那(介绍信)可是像命一样珍贵的啊!”旦场镇镇长林票回忆,自己出门那年开到介绍信后,为了避免丢失,一直把介绍信藏在内裤里。

在当时,能拿到“指标”的人员都有着强大的社会关系。为了外出,一些拿不到指标的生产队员开始尝试将番薯削平,然后仿照大队的公章进行雕刻,自己开上一封介绍信,盖上“公章”。

旦场镇是电白县下属的一个小镇,也是电白的建筑行业的发源地。旦场建筑业的发展就是电白建筑行业的一个缩影。

旦场镇南濒南海,东北是420座低山和土丘构成的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很少,“贫穷和残破”是老一辈人对于此前旦场镇貌的记忆。不过,如今的旦场镇是有着“建筑之乡”美誉的乡镇。5月末,南都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