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导弹来了

10月,朝鲜的表情是愤怒的,10月23日,韩国军方发现,西部前线的朝鲜炮兵部队,已打开了牵引炮和自行火炮的炮筒。正在上演的“导弹竞赛”,抽打着东北亚脆弱的安全结构。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贺风玲

(球伯/制图)

“美国给韩国导弹问题松绑,实质上是把韩国放到对朝战略的最前沿,给它挡第一炮。”

正在上演的“导弹竞赛”,抽打着东北亚脆弱的安全结构。

10月,朝鲜的表情是愤怒的,10月23日,韩国军方发现,西部前线的朝鲜炮兵部队,已打开了牵引炮和自行火炮的炮筒。

韩国飘来的气球、巧克力和传单,不仅伤及了朝鲜的脸面,还触动了被朝鲜视为生死攸关的穴位——核与导弹。

2012年10月5日,《韩美导弹框架协议》修订谈判尘埃落定:美国同意,韩国的弹道导弹射程可以从300公里延长到800公里。这意味着,从韩国发射的导弹打击范围拓宽至朝鲜全境,优先打击朝鲜的军事目标。

“以核回应核,以导弹回应导弹”,朝鲜激烈地声称,不仅要把韩国夷为平地,连日本、关岛乃至美国本土也将在“白头山革命劲旅”的打击下,沦为一片火海。

在韩语里,“导弹”被念作“米沙耶尔”(译自英语“Missile”),由于发音古怪,常被韩国网民演绎出一系列噱头俚语。

如今,“米沙耶尔”竞赛也会像时下流行的“江南Style”一样,成为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留给外界的“新印象”吗?

亲密盟友的温柔一刀

研制导弹本属内政,韩国却必须接受美国的“指导”。

1979年,美韩缔结《导弹框架协议》,给韩国的弹道导弹开发套上了“嚼子”,射程不超过180公里,弹头重量不超过500公斤。2001年,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