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鲨”守护者罗阳的最后时刻

有了歼11、歼15,还要有歼31,而研发歼-15机比研发歼-11机困难得多,2009年试制了第一架,但发现引擎性能等各种问题,不得不一连试制了12架……罗阳每时每刻都要面对问题,作为“飞鲨”守护者,他在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特别谈到了压力,“压力是无形的,但全力以赴去解决难题的时候就会把压力忘掉。”

责任编辑:史哲

罗阳的生命随着为之奋斗的歼-15一同降落。最后,他倒在了终点。 (查春明/图)

2012年11月27日,上午10时许,辽宁舰航空部门官兵列队飞行甲板,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鸣笛声响起。

这是对一位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不同寻常的礼遇——为突然倒下的歼-15战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为无名英雄致敬。

对于罗阳,此前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虽然笑容写在每一个人脸上,但从罗阳的笑容中,不难看出疲惫和憔悴。”电视画面中留住了罗阳走下航母,接受同事们道贺的瞬间,时间定格在了11月25日上午9时,罗阳生前三小时。

下舰后,罗阳并没有拥抱大家,只是与欢迎的人群握握手,就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了现场。

在大连港,看到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51岁的罗阳有些兴奋,毕竟,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圆满完成歼15舰载机着舰首飞,具有历史性意义。

随行的同事此刻都会不时多看罗阳一眼,这个上午,罗阳已经不止一次做出相同的动作,偶尔轻微地抚摸下自己的胸口。

“早上从舰上下来,我是第一次听他讲难受,胸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