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的奇幻漂流 主流设计师的非主流“再造衣”

目前,再造衣已经有了社会企业的初步商业模式。每卖出一件再造衣,利润部分由祥子和设计师按一定比例分红,除了工资外,还要返回女工合作社10%。玩家们设想中的更理想状态,则是拿到投资,用专业团队做专业的事,持续设计、制造再造衣,形成一个稳定消化旧衣资源的产业,提供远比6个座位更多的就业岗位。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北京金盏乡皮村的一个堆放二手衣服的大院子里,祥子(右)和两个北京服装学院的志愿者姑娘一起从一大堆二手衣服里挑选供设计师使用的布料。 (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一堆北京城乡接合部的旧布,成为红地毯明星、杂志封面女郎的时尚服装首选;一群主流设计师在试验一种非主流的“有道德的衣服”;一种看起来很酷的旧衣改造在快时尚行业夹缝中艰难生存。

Life of Pi

旧衣服堆成一撮撮,散发着原主人的身体、衣橱及时间的味道。祥子和王天墨翻翻捡捡,把旧毛衣、过时的外套尽情披挂起来,比玩过家家还过瘾。

这些“旧衣山”在北京东五环和东六环之间一个叫皮村的城乡接合部。这里聚居了大量打工者家庭,街道杂乱,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化出东三环国贸一带的商业气质。

祥子们的身份看上去与皮村没有交集。祥子是加拿大籍东北人,年轻设计师王天墨常年待在伦敦自己的工作室里。

但从2011年开始,祥子和他的朋友们每周都会来皮村一次,重复旧衣淘宝的“游戏”。

王天墨做的事听起来像是老奶奶的活儿——用旧布料做新衣服。祥子则从北京、上海两地搜罗像王天墨一样有“旧衣改造癖”的设计师,向他们提供一种可供设计成衣的“民间百衲布”,最后负责把“再造衣”以不菲的价格卖出去。而贩售所得,除去支付设计费,主要返还给皮村制作拼布的女工。

这是一个当旧衣服遇上时尚的另类故事。

从2006年起,北京工友之家为了帮助打工家庭,在五环外陆续开了12家同心互惠商店,低价售卖受捐的旧衣物。因为这些“旧衣山”,一群大多有国外设计专业背景的设计师、生活家和一群境遇迥异的女工相遇,又因为发生在皮村,他们开玩笑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