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外交论坛】“大国军队就要有国际担当” 中国军人的外交新视野

军事科学院少将姚云竹认为,中国军队传统上是一支国土防御型的军队。在国际上参加活动,走出国门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于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也需要他们来适应这个过程。

责任编辑:史哲 姚忆江 实习生 苏桐 赵良美

中国在不知不觉中迅速走到世界舞台中心,以至于西方和国人都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于安全战略而言,中国应当一如既往地保持谦逊和耐心,而西方必须转变观念,寻找一个更温和的态度,接受中国正快速成长为平等的伙伴的现实。

鉴于此,军事外交担当的角色不容忽视,从本期开始,我们试图通过学者的视野,展现军事外交的未来图景。

2013年4月23日上午,北京,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范长龙(右),在八一大楼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参联会主席邓普西(左)一行。 (CFP/图)

国际舞台上,要斗争,但不能斗气,有充分的自信才能做到这一点。

中国军队肯定要变得具有全球性目光,这是早晚要走出的一步。

军事博弈历来讲究文武并用,武斗有武斗的剑法,文斗有文斗的智慧,关键是达成我们的目的。

受访人

姚云竹 军事科学院少将

赵小卓 军事科学院大校

鹿 音 国防大学中校

从左到右:姚云竹、赵小卓、鹿音。 (王尔山/图)

“有风度,在于有底气”

中国的实力在增强,没有必要总是说狠话、撂狠话。

南方周末:我们一直关注中国军事外交的发展,近一段时间,我感觉中国对外军事交往有了一些变化,是中国实力变了?

姚云竹: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军队的职能使命也在不断拓展,要求这支军队要有国际眼光、有国际担当,主动参与国际对话。前不久,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比如,中国代表团成员在“香会”上关注的不仅是与中国直接有关的话题,也就更广泛的国际事务表达关注和发表意见,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趋势。

鹿音:在全球化时代,实际上不参与国际对话是不行的,有些事情你不说自然有别人替你去说。你(记者)之前关于本次“香会”写的文章标题很不错,“与其‘被’主角,不如当主角”(参见《南方周末》2013年6月6日六版文章)。以我看来,与其被解读,不如我们自己解读,何必要等人家来解读呢?特别是还有一些读者,搞断章取义,追求标题效应,这是很不可取的。

赵小卓: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军人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