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学堂”:令人费解的“住宿制学院”

既然“住宿制学院”是体现“燕京学堂”“精英色彩”的一个要素,而引起巨大争议的、静园六院区域的改建也都缘由于此,那么,我们不妨来推敲一下:“住宿制学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责任编辑:刘小磊

北大女生在静园留影,手里的纸条上写着“守护静园”字样。 (静园小组供图/图)

编者按

北京大学是高校中的领头羊,群望所属,观瞻所系,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燕京学堂项目,作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探索,当然要集思广益,谋定而后动。毛亮老师的文章,对这个项目提出了质疑。他的出发点,无疑是希望北大能办得更好,这是不劳多说的。

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应该更多地让本国学生有机会融入世界,同时让外国学生有机会融入中国。“国际化”教育是要为所有学生打破教育制度中的藩篱和隔阂,而绝非再去人为地制造“小圈子”和“小团体”。若从待遇和生活条件而言,燕京学堂确实具有所谓“国际化”的水平,但要就学理、制度和精神价值而论,燕京学堂与“国际化”教育的理念可以说完全是背道而驰。

北大最近一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大事,是“燕京学堂”的开办。这个“学堂”甫一亮相,便被称为“北大近年来最为大胆的教育创新工程”。除了北大师生还愿闻其详的“巨额捐赠”、“高额奖学金”和“哈佛标准的教授预算”之外,这个培养“一年制中国学硕士”的“住宿制学院”,已经被贴上了诸多“标签”:“高端学术”、“全球独创的中国学”、“未来世界的精英领导者”、“由皇家花园改建而成”等等。

炫目固然炫目,不过,就像许多匆忙“上马”的“工程”一样,怕的就是推敲。

北大英语系主任高峰枫已有专文论及这个学堂的几处“不禁推敲”的地方。在高文所说的几点之外,“住宿制学院”的名头,也是“燕京学堂”的一个“亮点”。在英文网页上,“燕京学堂”被着意描绘成一个由“皇家花园”(former Imperial Garden)所改建而成的“住宿制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暗示着“住宿制学院”与“精英教育”和“高端学术及人才培养”等等概念之间的密切联系。

果真如此?

我们先不忙于联想到《围城》里那位也曾在“三闾大学”力推师生“同吃同住”、开口闭口“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的教育部督导大人。既然“住宿制学院”是体现“燕京学堂”“精英色彩”的一个要素,而引起巨大争议的、静园六院区域的改建也都缘由于此,那么,我们不妨来推敲一下:“住宿制学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住宿制学院意味着“高端”和“精英”?

说一句客观和“去魅”的话,“住宿制学院”不过是今天世界上诸多大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它没什么“特殊意义”,而且和“高上洋”也不搭界。确有“住宿制学院”制的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还有更多的、采取同样制度的大学水平一般,默默无闻。同时,没有采用“住宿制学院”制度的大学,也有很多跻身世界一流。如果我们看一下教育界常引用的“QS世界大学排名”,就会发现位居前列的学校中,绝大多数都不是“住宿制学院”制的大学。

那么,“住宿制学院”是否就意味着“高端”和“精英”?

若从起源来看,可能恰恰相反。远的不说,牛津大学应是一所典型的、实行“住宿制学院”制的大学。我手边恰好有一本历史学家G.R.埃文斯(G.R.Evans)所著的《牛津大学新史》(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 New History)。按照埃文斯的记述,牛津大学创立之初,和当时包括现在的大学建制大同小异,它的核心也是由不同的专业系科组成(称为faculty,其意思就是“系”)。后来,由于聚居牛津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食宿生活成为问题,且不断引发市民和学生的暴力冲突(所谓town and gown之间的冲突),所以开始出现一些专门提供学生食宿的宿舍(当时称为House或Hall)。它们设立的原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