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为什么涉黑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村干部经历了从“毛式干部”到“强人式干部”演化的过程。经过这种演化,农村许多村官也由最初的淳朴变得匪气,而在一些有公共资源或土地资源的农村里,有的“强人式干部”直接蜕变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里的头目。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赵玲瑜

第一阶段为1980年代初期及以前,那时的村干部大多是“毛式干部”,对干部的要求主要是“红”、“权威”;第二阶段是在1980年代末特别是1992年之后,这一时期的村干部大多是“邓式干部”,看重的是经济;第三阶段是90年代中期至今,大多是“强人式干部”。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村干部经历了从“毛式干部”到“强人式干部”演化的过程。

经过这种演化,农村许多村官也由最初的淳朴变得匪气,而在一些有公共资源或土地资源的农村里,有的“强人式干部”直接蜕变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里的头目。

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14年4月底,全国有将近10%的基层党组织被排查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多位研究农村治理的专家学者,梳理农村村官的进化史,分析农村村官涉黑和农村治理问题,希望可以找出农村治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强人式干部”治村

146份样本中,多个有村官参与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均最早形成于1992年。而这恰巧也是我国村干部代际变化的关键节点。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肖唐镖教授,将我国村干部代际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年代初期及以前,那时的村干部大多是“毛式干部”,对干部的要求主要是“红”、“权威”,这一时期遴选村干部最看重个人品德;第二阶段是在1980年代末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