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不见了,市场惊呆了獐子岛自导自演“圈海”大戏

“二十年不遇的冷水团”背后,不是概率上的“黑天鹅”,而是上市公司獐子岛的“圈海经”:利用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中的漏洞,加上投资者惯性思维里的逻辑盲点,獐子岛一手伸向金融机构,一手伸向资本市场,把“圈海”变成了一笔“超级生意”。

责任编辑:舒眉 王小乔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4年11月3日,大连獐子岛,海面上正在作业的渔船。 (CFP/图)

“二十年不遇的冷水团”背后,不是概率上的“黑天鹅”,而是上市公司獐子岛的“圈海经”:利用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中的漏洞,加上投资者惯性思维里的逻辑盲点,獐子岛一手伸向金融机构,一手伸向资本市场,把“圈海”变成了一笔“超级生意”。

分析师们“惊呆了”

2014年10月30日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SZ)在如期披露三季报的同时,发布公告称: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盈利变为亏损约8.12亿元。

消息发布当晚,中国证券网便在相关报道中引述一位长期跟踪獐子岛的行业分析师的说法,“今晚农业分析师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我们也都惊呆了。”

獐子岛的主要产品为虾夷扇贝,30日晚,獐子岛发布了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在内的多篇公告释疑,并于次日组织了网上专项说明会,但同样被“惊呆了”的投资者们仍然不依不饶地要求“提供死亡扇贝尸体”作为证明。

对此公司董事长吴厚刚表示,公司已对相关海域进行了存量调查、会计师监盘,“不存在欺骗”,并表示欢迎投资者前往公司调研。

而在其后前往獐子岛展开“寻贝之旅”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报道,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扇贝撒苗“比往年略少”,但对于突然绝收的原因,从海洋养殖专家到上市公司审计会计师,依然无人能够说清。

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前夕还在“强烈推荐”的行业分析师们而言,“二十年不遇的冷水团”似乎是这场投资“滑铁卢”最容易接受的解释:除了概率上的“黑天鹅”,很难解释包括诸多知名券商和社保、保险等风格稳健的机构投资者,会共同踏入这个莫名其妙的财务“陷阱”。

然而依然有更多的投资者和市场人士对这场过于离奇的“灭顶之灾”提出质疑:多家媒体现场调查时发现,在獐子岛附近的养殖户们从未听说“冷水团”之事;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董双林则表示,冷水团“并不能解释清楚虾夷扇贝死亡的直接原因”。

与此同时,离奇绝收背后的财务处理流程也引发了业界关注,财务专家马靖昊表示,对于獐子岛的鱼虾扇贝等产品,由于无法准确核实真实数据,因此只能通过前期投入的真实性来估算存货。同时审计机构应出具保留意见,以客观说明审计机构“搞不清楚”真实存货。

而在此前多年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机构都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更大的质疑则来自投资机构内的研究人士:早在2012年7月,深圳上善若水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岳大攀便在财新网发表专栏文章,直指獐子岛可能是“又一个蓝田股份”。

岳大攀在文章中分析了獐子岛最大的资产——存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在2012年前后的不合理变化,以及公司近年超常举债、高管离职等反常现象,明确提出“有九成把握”认为獐子岛大股东涉嫌长期占有上市公司资金,并将相应占款计入“存货”导致存货畸高。

对于文章中的指控,上市公司从未做出正面回应。而在此次巨亏爆发后,这篇文章再度成为网络转载的热帖。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文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如“消耗性生物资产”、“利息支出资本化为存货”依然难以理解,因此也不容易看明白文中所指控的实质内容。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梳理了獐子岛自2006年上市以来的所有年报和招股说明书,意外地发现:上市公司獐子岛多年所经营的,并非常规所理解的海产养殖,或财务专家所质疑的“圈地盖楼”,而是“圈海”生意。

2013年10月27日,大连,獐子岛渔业工人向海洋牧场播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