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书架·悦读改变人生】 读书往事和始终的疑问

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大约能读到三种书:一次性读过的,可以反复再读的,产生至深影响的。

责任编辑:刘小磊

 

王小妮,吉林省长春市人,诗人、作家。1985年起居深圳。曾插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出版有小说《人鸟低飞》《1966年》、随笔《上课记》《随手》、诗集《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有什么在我心里一过》等。曾任职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网络的便利,让平时外出买书的机会减少很多。

今年去书店不超过十次,发现新书真多,铺天盖地。进去书店后,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想法是,究竟有没有这么多的话必须要说?相信身前身后这些印满字的纸多在传达真实和美好吧,可每天发生在身边的现实为什么这么不堪?

曾经我们这代人不能正常读书,一个城市只有几家书店,最特殊的几年里,书店只有马恩列斯毛泽东和鲁迅这六个人的书,除此之外,任何一本书都可能被定性为反动书籍,留在身边就可能大祸临头。上世纪80年代,忽然开放,各种各样的书涌出来。我的大学同学为买一本刚出版的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曾经提前一夜去排队。

仓促恢复招生的大学,校图书馆还不能完全放开自由借书,左拉的《萌芽》,我问了几次都借不出来,搞得不知道这是一本多禁忌多出格的书。每次跑图书馆,都尽量借最多的书,从那时候养成了一目十行快速翻书的习惯,用最短的时间找到合口味的,留下认真看,其他的快速还掉。认真看过的书里,有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罗伯·格里耶的《窥视者》,后面会讲到它。

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大约能读到三种书:一次性读过的,可以反复再读的,产生至深影响的。

第一种最常见,符合这标准的好书也不少,如果让我列出最近十年里的这类书单,我几乎都选择非虚构。能和现实相配的虚构作品始终没有出现,没有见到有《1984》的穿透力,如果说匮乏和亏欠就太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Iren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