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霾:怕不作为,更怕乱作为

最近一段时间,京津冀及北方广大区域内的灰霾问题始终是各大媒体关注的重点。12月8日晚上,北京市更是将预警级别从橙色提升到了红色。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赵雅 藏文婷

最近一段时间,京津冀及北方广大区域内的灰霾问题始终是各大媒体关注的重点。12月8日晚上,北京市更是将预警级别从橙色提升到了红色。

其实对于许多行内人士来说并不感到突兀。在一年多以前,南方周末曾发过一篇文章《“大气国十条”周年,最权威专家组预警:京津冀治霾计划将落空》,文中说道,曾参编“大气国十条”的权威专家已发出预警,即使全面落实现有的减排政策,京津冀依然难以完成“大气国十条”任务。“令人担忧的是,各地治霾方案几乎都是仓促而就”,“其他地方独缺这种‘沙盘推演’”。

这些天来,舆论再度讨论到了灰霾成因。2014年,北京市和国务院不同部门对于PM2.5源解析的结果发布了截然不同的几套数据。看来,市民想要一个比较一致的源解析结果,至少在眼下是无法满足的。

当时各家媒体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仁健教授的研究结果,称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