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是鸽派,什么是鹰派?吴建民外交往事

有人敬重他是中国最有风度、最儒雅的外交家之一;有人则骂他是汉奸、卖国贼、软骨头。

责任编辑:刘斌

2010年7月31日,南方周末“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吴建民接受致敬。理由是:无论他身为大使、外交学院院长,还是国际展览局主席,他都以儒雅、平和的个人魅力,展示了与世界进行正常交流的中国风范。(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我很少见到职业外交官不打官腔,因为对外说话要有口径,但是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跟中国人说话也按口径说话。吴建民是少有的职业外交官里头按常识说话、按人情说话的人。”

“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者是自己,中华民族不怕多灾多难,就怕自己头脑发昏。” 吴建民最后一次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说。

2016年6月18日凌晨4点,原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在武汉因交通事故不幸离世。去世那天,77岁的他刚从北京飞到武汉,准备参加由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班”活动。

吴建民搞了一辈子外交,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三位领导人做过翻译,是新中国第一批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他还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中国驻法大使和外交学院院长等职。

吴建民名满天下是在他退休之后。他有着务实、理性的外交理念,而且他积极著书立说、四处演讲发言来宣扬自己的观点,这使得他常被人称为“鸽派”。此外,吴建民为人谦和,谈吐不凡,一举一动颇有大国儒者风范,是中国外交家的杰出代表。

吴建民的突然离世,引发学术界、媒体圈、外交界以及民间的大规模缅怀和哀悼。与此同时,他的去世也在公共舆论场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外交该“软”还是“硬”的激烈争锋:有人敬重他是中国最有风度、最儒雅的外交家之一;有人则骂他是汉奸、卖国贼、软骨头。

吴建民去世了,却留给后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给领导人做翻译

按照计划,由吴建民主编的首部《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将于6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吴建民的突然离世,让报告的组织方共识网临时决定,发布会改为吴建民的追思会。

在追思会上,著名美国问题专家资中筠说,她收到吴建民去世的消息时“特别震惊”,虽然今年已经86岁高龄,但是她“一定要来”。

“我很少见到职业外交官不打官腔,因为对外说话要有口径,但是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跟中国人说话也按口径说话。”资中筠在追思会上说,“吴建民是少有的职业外交官里头按常识说话、按人情说话的人。”

1939年,吴建民出生于重庆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吴保生是国民政府外交部的一名驾驶员,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由于父亲曾驻外两年为中国公使开车,他便给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吴建民的大哥)起名为“卡尔”(即英语汽车“car”的音译)。吴建民出生后,大哥升格为“大卡”,他被唤作“二卡”。

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吴建民曾说,母亲给了他最朴素的外交启蒙,教导他:讲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平息事端;平日积累的良好关系,会在解决冲突、引发争议时让人受益匪浅。

从小学习成绩不错的吴建民,梦想报考北大物理系,却因班主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