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主导的早期中美关系

近代中国“条约口岸”中盛行的生活方式,基因来自广州十三行。

责任编辑:刘小磊

东印度公司、怡和洋行这些英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十三行时代的美国商人群体,直到《黄金圈住地——广州的美国商人群体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形成,1784-1844》一书的出现,才全面走进读者的视野。上海开埠初期叱咤风云的美商旗昌洋行,鸦片战争前就已是美国在华的商业领袖,上海租界可以说是广州十三行的升级版;晚清民国时期的“条约口岸”文化,乃是“广州文化”的延伸;开启中美正式外交的《望厦条约》,则是广州的美国商人、传教士及其“朋友圈”合力谋划而成。《黄金圈住地》是雅克·当斯毕生精力所聚的杰作,其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将逐渐显现。

中美关系从广州开始。1784年8月28日,美国机动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黄埔,拉开了两国交往的序幕。最初两国的接触,纯粹是商业关系。在华美资洋行生生灭灭,拆分重组,到鸦片战争前夕,形成了旗昌洋行占主导地位、同孚洋行独树一帜的格局。

旗昌洋行(Russell & Co.)和同孚洋行(Olyphant & Co.)代表了这个新兴国家的两重性。虽然同属马克斯·韦伯所称的“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