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抢”银行,齐步奔向“大而不倒”

险企觊觎银行资产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通过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其他金融牌照的掌控,中国保险巨头们正从单纯的保险业务集合群蜕变为金融控股集团。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曾玉

2016年5月31日,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安邦保险大楼。安邦已先后成为成都农商行和民生银行大股东。(视觉中国/图)

险企觊觎银行资产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通过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其他金融牌照的掌控,中国保险巨头们正从单纯的保险业务集合群蜕变为金融控股集团。因为担心由此带来的风险,监管框架正在相应发生改变。

2016年8月30日,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行长利明献相继公开发表告别信,宣布二人正式辞任相关职位。信中透露,将由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及原中国人寿副总裁、现广发银行非执行董事刘家德分别接任上述两个职位。

早在2月底,中国人寿就以233亿从花旗银行手中“接盘”广发银行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成为广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占广发银行已发行股份的43.69%,距离50%的绝对控股仅“一步之遥”。

在这场历时十年的漫长“告白”背后,是中国人寿成为金控集团的“雄心”。

中国人寿与广发银行股东的谈判始于2006年。这一年,监管层放行银行、保险互相参股,以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为首的各大银行纷纷涉足保险行业,成为国内保险、银行混业经营的先行者。那时保险行业碍于自身实力、监管等原因,仅有平安一家旗下拥有商业银行的绝对控股权。

十年后,除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外,也仅有安邦保险于2011年成功控股成都农商行,其他险企或以远低于50%的持股比例曲线参股银行,获得相对控股权,或仍在苦苦追寻下手目标。

保险公司觊觎银行资产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通过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其他金融牌照的掌控,中国保险巨头们正从单纯的保险业务集合群蜕变为金融控股集团。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G)险些倒闭,对金融市场造成的毁灭性影响仍历历在目,正在走向“大而不倒”的国内险企又将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什么?

巨头诞生

中国平安是国内对“保险+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最早的探路者。

“简单理解这种模式,就是用银行业务把保险和资产管理联系在一起,以银行作为天然的获客渠道,同时为在银行办理存款和贷款业务的客户提供保险销售和投资理财服务。”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南方周末说。

这一模式最早起源于欧洲,通常被称作“全金融”(Allfinanz)或“保险银行”(Assurebanking)。

19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让多数欧洲企业处于国内市场饱和、外部竞争加剧的双重不利环境中。为应对这一趋势,金融机构抛弃了原有的分业经营模式,通过跨业兼并整合的方式逐步走向混业经营和集团化的道路,最终目的是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由此催生出一批诸如德国安联集团(Allianz)、荷兰国际集团(ING)、富通集团(Fortis)等这样的金融集团。

太平洋寿险副总经理杨晓灵对南方周末说,保险公司拿银行牌照,主要是出于多元化经营的考虑,除了能够扩大资产规模,公司ROE(净资产收益率)也会有所提升。

郝演苏形容,此类兼并合作是“保险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存在的诉求”,其本质就是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追求,使得保险和银行的服务产品在产量增加、合作生产后,平均成本不断降低。

混合经营显见的好处是,银行可以通过代理销售多样化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保险公司可以利用银行密集的网点扩大销售规模、降低获客成本。

但根据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监管层对“分业经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保险业、证券业和银行业等金融子行业实行分业经营”,换句话说保险公司无法自行成立银行子公司。同时受制于资金投资渠道和资产的限制,险企想要通过举牌或是并购兼并银行难度也很大。

直到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成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标志着中国金融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