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将成中国最大出租车公司?

两个月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让网约车终于从非法走向合法。但合法之后,受制于地方政策,网约车的处境反而变得更加艰难。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6年9月19日,湖北武汉,线下滴滴车站。据了解,滴滴出行武汉公司3年内将在湖北省内建成500座滴滴车站,其中八成左右建在武汉。(视觉中国/图)

两个月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让网约车终于从非法走向合法。但合法之后,受制于地方政策,网约车的处境反而变得更加艰难。

“滴滴等为什么要背离共享经济的初衷呢?他们不想自己买车,变成重资产的出租车公司,就没有想象力了,但是规则逼着他去做。网约车本来是件有趣、能赚钱的事情,现在要把它变得乏味,把滴滴变成一家出租车公司。”

音乐戛然而止。

2016年10月8日下午,在“十一”长假结束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公布了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随后杭州、重庆、天津、惠州等城市跟进。

这些网约车地方新政分别从平台、司机、车牌、车辆等方面对网约车做出规范,从车辆硬件配置上将网约车和传统巡游出租车之间拉开距离、错位发展。

如果按照这些征求意见稿执行,直接结果就是网约车数量将大幅减少,此前扮演着“共享经济”领头人角色的滴滴出行,下一个身份很有可能会是中国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

两个月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让网约车终于从非法走向合法。但合法之后,受制于地方政策,网约车的处境仍未改变。

几乎同一时间,关于网约车与出租车的监管争议,也在美国上演。

据Ars Technica网站报道,2016年10月7日,美国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判决称,Uber和出租车是不同类型的服务,因此可以对两者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

这一判决意味着,类似芝加哥的城市可以对Uber和出租车制定不同的监管规则,而出租车可能需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管。这对出租车司机可不是好消息。

判决称,Uber和Lyft等平台不需要接受类似出租车的价格监管,而司机也不需要获得出租车经营牌照。在这起诉讼中,出租车公司表示,对出租车和分享出行平台的差别待遇是非法的双重标准,具有歧视性,不利于市场竞争,且导致出租车公司难以开展业务。

以空间换时间

北上广深密集出台网约车地方新政,源自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委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该意见明确指出:出租汽车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运输服务。出租汽车服务主要包括巡游、网络预约等方式。

这是网约车第一次在中国得到官方定义。巡游出租汽车(以下简称巡游车),其实就是传统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则是新事物。

网约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做音响起家的企业家周航创办易到用车,通过与租车公司合作及自有车辆,最早提供智能手机App租约车服务,主要用于商务出行。

2012年,从阿里巴巴辞职创办滴滴打车的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