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成长中的烦恼

近期一些重要资产价格走淡或大幅下跌,部分产品的到期收益为零,甚至出现了负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未能创造先前声称的高收益,投资者对产品运作的质疑和投诉增多。

责任编辑:夏英

银行理财产品是风险较低、收益适当的保守投资品种。在银监会下力规范了这一市场,股市又从牛气冲天转向反复震荡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妨考虑选择银行理财

同在北京最热闹繁华的西单地区推销银行理财产品的小王和小李,心情却各不相同。

小王是中信银行北京西单支行的理财经理,成天乐呵呵。3月份以来,他手里的三类理财产品销售形势都不错,短期内便抢购一空。虽然销售现场不如去年火爆,产品也远没有去年的丰富多彩,但他也还能轻松地完成任务。

小李是中国银行中银大厦支行的一位理财经理,他的心情就比小王沉重多了。来咨询理财服务的客户不像以前那么蜂拥而至,成功率也不如以前高。

4月3日,银监会正式发布了47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后,中国银行马上做出了规定:任何来办理理财服务的客户都必须首先进行风险测试,测试完了根据得分推荐相应的理财产品。而小李手里能推荐的有两大类产品:人民币理财和外币理财产品。每一类产品背后都注明了收益率,但是销售时小李按要求必然要加上“收益率不是固定的啊”、“我们不能保证”之类的话,客户一听小李这么说,犹豫和退却的就多了。

小王把自己工作的顺利归功于,银行在合适的时间推出了几类颇具灵活性的产品。

去年A股市场表现强劲,与股票或基金挂钩的理财产品,在小王手上就卖得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