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请田余庆讲史的前前后后

林彪怎么会对历史典籍感兴趣?

责任编辑:刘小磊

田余庆(罗新供图/图)

2014年底,北京大学历史系田余庆教授逝世后,弟子和朋友们纷纷撰文表示哀悼,回顾昔日的受教和交往。我不是田门子弟,又自愧脱离古代史学界多年,不好意思参与这些活动。但是回想起来,我与田先生曾有过一次对话,似可为先生的人生经历增添一些花絮。

那是2002年春节前,我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工作。我当时的兴趣是研究林彪。图书馆中保存的一些史料引起我的兴趣,就是林彪、叶群夫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聘请一些历史学者为他们讲授中国古代史。

林彪苦读史书

林彪怎么会对历史典籍感兴趣?这要从1958年说起。新中国成立后,林彪却选择了退隐,在养病中观察形势。他发现跟上毛泽东思路很不容易。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饱读经史,经常在讲话时旁征博引,使大家目瞪口呆。

1958年,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请林彪出山,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刚出来工作,就经历了一次深刻教训。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例,说明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最后他提到秦始皇,称其为“厚古薄今的专家”。林彪不以为然,插了一句“秦始皇焚书坑儒”。不料毛泽东严厉地说:“秦始皇算什么!”(胡哲峰、于化民著《毛泽东与林彪》,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462页)林彪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心中的懊恼可想而知。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跟上毛泽东的思路,必须刻苦读书。

其实,林彪读书的范围相当广。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的著作、政治理论读物、历史、中国传统经典、古典文学名著都有。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给中共干部开列了“干部必读”书系。主要是马恩列斯原著,以及苏联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联共(布)党史》等等。这些林彪都读了,有些著作他看了几个版本,肯定是读了多次。但读得最多的,是中国古代史书。特别是《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这两大套史书,是毛泽东随时翻阅的,甚至外出视察也随身携带。他不仅在讲话和谈话中经常引用其中的典故,还经常推荐一些篇章给别人。林彪的秘书张云生回忆:“1966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我亲眼看见毛泽东推荐林彪两本线装书:一本是《三国志·郭嘉传》,另一本是《宋书·范晔传》。郭嘉和范晔究竟是何许人?他们对主席和林彪有什么重要性?不看不知道,看后如梦方醒。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一名出类拔萃的谋士,他随曹操征战十余载,为曹操出了许多好点子。可惜英年早逝,时仅38岁。而范晔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重臣,掌管禁旅,参与机要。他后来因参与谋反而被判杀头罪。两位古人的权位与林彪相似,一正一反,一成一败。毛泽东以古喻今,用意不言自明。”(张云生:《走近林彪》第176页)

请教专家学者

为了学好中国历史,林彪下了不少功夫。据林彪秘书李德回忆,1960年,林彪与叶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