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蓝天白云何时才能成为常态?

大气污染来源复杂,治理不可能速成。

责任编辑:何海宁

(农健/图)

我大胆预测一下:假如一系列问题能够解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载明的2023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值得期待。——南瓜回答

从2013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气十条”)宣布“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以来,有关部门与地区不可谓不努力,成效有目共睹——74个考核城市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优良天数逐年上升。在GDP继续增长、产业结构依然偏重的大背景下,这是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是,今冬以来华北等地区大范围连续重霾不免让人有些沮丧与疑惑:蓝天白云何时才能成常态?

大气污染来源复杂,治理不可能速成。为达成清洁空气目标,英美等西方国家1950年代以后为之奋斗了三十多年之久。但当代中国与彼时之英美,情势大为不同,认知水平、科技支撑、管理能力、财力保障等已大幅提高,应可在更短时间内取得成功。30年太久,何不只争朝夕?从控制各项大气污染源的角度检视近几年来的治霾实践,可以发现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控制煤烟污染重治轻煤,重城轻乡。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必须立足这一国情,在努力提高新能源占比的同时,尽最大可能降低燃煤的污染物含量及其燃烧时的污染物排放量。近几年来主要采取了促进煤电厂等用煤大户深度治理、城市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