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小说让美国小伙戒掉毒瘾

只要前几页常提到“脸”,就知道是东方人写的。推动这些小说发展的情节,常常就是谁不给谁面子。

责任编辑:朱晓佳 实习生 郑韶仪

许多国外读者,先接触到《盘龙》的漫画,才开始阅读小说原著。有趣的是,漫画《盘龙》的官方译名是“CrouchingDragon”,而国外翻译组通用的译名是“CoilingDragon”。(腾讯漫画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16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愿‘道’与你同在 中国网络文学闯入英文世界”》)

只要前几页常提到“脸”,就知道是东方人写的。推动这些小说发展的情节,常常就是谁不给谁面子。

当日韩漫画和轻小说培育出的英语读者,对这类故事的套路感到厌倦时,他们便顺理成章地将目光转向新生的中国网络小说。

因为中国特殊的出版历史,网络文学吞下了印刷文学没吃到的最大一块商业蛋糕——类型小说,再加上先进媒介蕴藏的巨大能量,长成了现在这样的世界奇观。

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后,成功地戒掉了毒瘾。

2014年,卡扎德失恋了,他心情苦闷,不愿出外见人,整日窝在家里,用毒品自我麻醉。一段时间后,他的胸口开始剧痛。去医院做了几次扫描,结果都是“没有异常”,卡扎德却不放心,总觉得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自己。

卡扎德喜欢读漫画。有天他正在网上读漫画,网站聊天室的对话框忽然不停地闪起来。卡扎德并不经常参与聊天,但这回的讨论似乎异常热烈。卡扎德终于耐不住性子进群围观,漫友们一窝蜂激动地劝他:“读过CD没?”“你一定得读CD!”卡扎德一脸懵圈:“CD是什么鬼?”

“CD”是中国玄幻小说《盘龙》(Coiling Dragon)的英文缩写,2014年,《盘龙》被美国网友“任我行”自发翻译成英文,在网上连载,令许多英语读者大开眼界。

“我们西方文化有哈利·波特和各种优质小说,我长这么大,什么样的小说没读过?”自诩阅历丰富,卡扎德随意点开小说链接,结果“彻底陷进去了”。一整天,他不吃不喝,一连读了五六部(《盘龙》共二十一部),相当于中文一百多万字。

2015年初,正是中国网络小说在英语世界翻译热潮的开端,许多大部头小说的翻译才刚刚开始。一部小说译者,每天甚至每周才能更新几千字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卡扎德的胃口。卡扎德很快找到办法:他多方寻觅,找到了三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中国网络小说,就像“美国大妈追肥皂剧”。

半年后,因为沉迷中国网络小说,卡扎德彻底戒掉了可卡因。“过去我回家后只想着吸毒,现在我回家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小说,它们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但至少不会伤害身体。”卡扎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像卡扎德这样“满脑子想着中国小说的”的国外读者越来越多。2017年3月,南方周末记者委托全美排名第三的网文翻译网站沃拉雷小说网站主艾菲尔(etvolare)在站内发布采访征集令。“6个小时之内收到上百封邮件。”艾菲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这些读者来自亚非欧美的18个不同国家,大部分是大学生,此外,多是软件开发等理工科职业的从业者。

“我要成为 玄幻小说中的人物”

大概两年前,《盘龙》的作者、著名网络小说家“我吃西红柿”听说了卡扎德的故事。“当时我目瞪口呆。”“我吃西红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也有好些读者说,看了小说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还有努力奋斗成就一番事业的,我觉得是不是在忽悠我啊。”

接触到中国网络小说后,卡扎德一度也被小说《逆天邪神》中的主人公云澈吸引,觉得他“很酷”。“他每到一个世界、一个新的城市,都会占有那里最好的女人。我是一个美国人,这在我们这儿是不现实的。”卡扎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我发现小说里所有人物的生活方式都不现实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作者不太成熟,作者在生活中肯定不像他的小说主人公,遍地风流又战无不胜。”

相比之下,卡扎德还是更喜欢《盘龙》的主人公林雷——他在找到灵魂伴侣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