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老炮儿”的悔恨与和解

在体会到失去至爱的刻骨之痛后,曾经的浪子选择与父辈和解。

责任编辑:朱晓佳 刘悠翔

小说《猜火车》是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苏格兰年轻人的心灵圣经,电影问世后,主创悉数迎来了自己的光明前程。(电影剧照/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苏格兰“老炮儿”的悔恨与和解 20年后,续拍邪典<猜火车>》)

选择生活,选择Facebook、Twitter,选择在某时某地被人关注,选择真人秀、打嘴炮,选择零工时责任制,选择花两个小时通勤上班,选择为你的孩子提供同样的道路,或者更差。

在为电影《猜火车2》进行宣传时,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讲述了电影拍摄中的一则轶事:在拍摄角色“薯霸”从塔楼上坠落的重场戏时,附近高楼上的一个居民一直从窗口观望。很显然,他认出了伊万·麦克格雷格和艾文·布莱纳——尽管距离电影《猜火车》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他指着我说,”丹尼心有余悸地回忆当时的情景,“听着,你最好不要把它拍成烂片。”

“受欢迎”所不能概括的影响

如果在1996年之前,有人告诉你,一部拍摄仅45天,充斥着毒品、暴力、性、屎尿屁桥段的电影会成为影史经典,大概没多少人会相信——除了读着小说《猜火车》长大的苏格兰人。

《猜火车》的主角雷顿是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形象。他刚过二十岁,沉迷毒品,日常生活是和一帮朋友偷拐抢骗。故事以他对朋友的背叛结尾。趁其他三个朋友不备,他卷走贩毒所获的钱财一走了之。和之前的肮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