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开招考科研人员工作纪事

我参加的另一场论文答辩,使我至今想起来都感觉心情复杂。我自己也感到我的提问像连珠炮,一个接一个,有些咄咄逼人。

责任编辑:刘小磊

报考者几乎没有一个问题回答完全、圆满,往往嗫嚅一阵,最后还是说不知道。(农健/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我参加的另一场论文答辩,使我至今想起来都感觉心情复杂。我自己也感到我的提问像连珠炮,一个接一个,有些咄咄逼人。

自197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被批准组建,1978年夏历史研究所宣布恢复处室建制,本所业务工作重新走上了正轨。这时,所里面临研究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年动乱,人事编制、人才培养都基本冻结。只在1968年分配来几名大学生,但他们除留下一人外,其余的很快都走了。直到1976年,又分配来四五名工农兵学员。而在从1966年以来十有余年,自然减员和因解决夫妇两地分居问题而调走的人员,又不在少数。这就出现几近一代人的缺口和中青年研究人员(即调走者年龄层人员)的一些缺口。以小见大,历史研究所如此,整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界并无二致。这是缺人才的一面。

另一方面,社会上又积累了一批愿意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在知识青年中,在临时工中,在他们供职但不甚满意的工作单位中,都有这样的人才。打倒“四人帮”后,他们已经可以通过考大学、考研究生的途径改变命运,但年龄和文化程度不适合参加此两考者仍需要另辟通道吸纳他们。197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为广开才路,拟在全国公开招考研究人员,以充实本院和地方社会科学院的科研队伍,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准,当即登报公示,留下准备应考的时间,于是有1980年组织进行招考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活动。这是适合需要、大得人心的。招聘改为招考,促进竞争性、透明性、公平性,是合理的进步的改变。

报考还比较踊跃。报考研究员、副研究员者602人,报考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者3757人。年龄没有苛刻规定,可见目的只在于得人。考试方法有二:

考正、副研究员要提交论文,进行答辩;考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者参加笔试。我不了解笔试情况,出题、监考、阅卷等工作我都不沾边。我只参加过几场明清史系统的论文答辩会,体会到招考的美好作用,能出珠玉于木椟,拔英豪于众人,使才俊之士不致埋没。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愿为此道奋斗且有此艺能者,莫若使他们自呈其身,招考自然是达到目的的适当方法。隔若干年举行一次是有益的。

据我所知,取录而可称为史学人才的,颇有其人。

袁行云先生,1928年生,江苏武进人,报考时已年过半百。因长期在新闻、出版、教育单位供职,业余做过大量文献学和史学方面的工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