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与“冷热”:对儒学热的观察与思考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近几年来,部分学者一直在推动教师节改期。

责任编辑:戴志勇

(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9月28日《南方周末》)

编者按: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近几年来,部分学者一直在推动教师节改期。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此议。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晚清至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彻底反儒反传统潮流,在逐渐“反者道之动”。但近些年的儒学热里,的确又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学者说,儒学是“包着破布的金子”,哪些是破布,哪些是金子?这需要严谨扎实的学术研究,才可能穿透成见,接近正确判断。本文对儒学热中的庸俗化与商业化进行了比较直率尖锐的反思,供读者参考。

警惕狭隘的保守主义

采访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儒学热兴起,但好像目前已有人指出其中的庸俗化和商业化倾向。您对当下中国出现的“儒学热”有一种冷静的思考,在您看来,国学和儒学热的庸俗化和商业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对国学热、儒学热保持一定的警惕?

彭国翔:我在本世纪初即指出了国学热、儒学热中商业化和庸俗化问题。例如,2006年12月28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了我的“儒学复兴的省思——缘由、问题与前瞻”。在这篇文章中,我专门表达了对儒学热中存在问题的看法,明确提出了“商业化”“庸俗化”的判断。该文和其它相关文章与访谈一道,后来收入我的《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这些文字都是在一个全球视域中聚焦和反省儒学的精神价值与时代课题。再比如,2008年1月,北美硕儒狄培理(W. T. de Barry)(1919-2017)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召开了题为“Classics for an Emerging World”的研讨会,当时正在哈佛访问的我应邀参加,提交的论文就是反省当今儒家经典教育的问题。该文2009年也曾经提交德国汉堡大学纪念汉学讲座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后来以“Inside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in Mainland China: The Vicissitud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s an Example”为题,发表在德国的Oriens Extremus。文中我再次强调了商业化和庸俗化对于国学和儒学以及社会大众的危害。我的看法,包括你问及的商业化和庸俗化的具体表现,以及为什么要对国学热、儒学热的商业化和庸俗化保持警惕,在这两篇文章以及相关的文字中,都有表达。

采访人:学界与民间结合或民间自发的儒学活动近年来也方兴未艾,一大批以讲授传统蒙学和儒家经典、普及儒家文化为主的书院、私塾和读经班在各地出现。您怎么看当下的书院、私塾等国学教育机构?您可否在这里谈一谈,在当前的儒学研究和儒学普及过程中,还应该警惕或注意哪些问题?

彭国翔:我先从后一个更大的问题谈。研究与普及中应该警惕和注意的问题,需要分别说明。

儒学研究中要注意的问题,眼下令人担忧的主要是狭隘的保守主义。当然,盲目崇洋,随着西方学者的研究范式起舞,甚至在中国人文学科研究中也“一切惟泰西是举”,目前仍是不少学者,甚至一些表面上以保守主义面目示人的学者实际面临的问题。这种“从人脚跟转&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