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特写灾区

记住历史是记者的天职,他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留住了厚重的历史,凝住了感人的一刻。

汶川的伤痛,在我们记忆中定格;千钧一发的救援,在那一个个精彩片段中凝固。

默默而伟大的坚持,体现着灾区人民心中的力量;笑看未来的坦荡,寄托着明天的涅槃;而这些,又与史诗般的重建一起,共同汇进波澜壮阔的历史。

掬一抔历史长河之水,未从指缝流走的,却经常是升华了的一系列瞬间。

记住历史是记者的天职,他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留住了厚重的历史,凝住了感人的一刻。

图片说明...

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广场时钟永远定格在(5月12日)2点28分。应市民要求,绵竹市近日也向有关部门申请,将大钟作为历史见证永久保留。(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杰/图)

6月10日,四川省青川县青川中学一名转学至银川就读的学生,出发前回望故乡,百感交集。因汶川大地震毁坏了青川中学所有的教学楼,在新校舍建成之前,学生们需要离开家乡到其他省市继续学习。(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图)

6月9日,由于就要和孩子们分别了,志愿者杜文娟心里依依不舍。当天,志愿者教师在四川省江油市灾区的帐篷学校里和这里的近百名学生上了帐篷里的最后一课。(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图)

曾经充满悲情而人头攒动的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寻人公告拦前,此时只看到这位孤独的守望者(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图)

6月5日,一位小女孩在绵竹体育中心帐篷活动中心以帐篷生活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当过多地看到地震废墟中掩埋着那么多“手与笔”的惨烈揪人画面时候,人们更希望,今天手中握笔的孩子们更加幸福。(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图)

6月9日,江油市太平镇学校六年级学生鲜文静(左)在帐篷学校里专心听课。当日是四川省江油市帐篷临时学校的最后一课,近百名师生们就要分别了,一个个依依不舍。 随着四川地震灾区生产生活的逐步恢复,失散的学生也逐渐回到学校复课,一些帐篷临时学校也由此结束了特殊使命。(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图)

5月23日拍摄的参与救灾的成都军区某防化团战士,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救灾部队在紧急救援过程中,深入乡镇村庄进行全方位的生活饮用水源检测,开展卫生防病宣传,进行全方位消毒,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新华社记者 李刚/图)

6月8日的雨夜,战士们夜宿唐家山堰塞湖,鞋几天未曾干过。帐篷里的蚊虫不计其数。(新华社记者 李刚/图)

6月2日,一位解放军战士正在徒手架桥。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平武县南坝镇成了一座孤岛。前来救援的空军某部官兵用铁丝、鹅卵石、竹木等材料架起一座桥,方便尽快救出伤员、运送物资。(新华社 沈玲/图)

5月22日,在四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一名战士在帽子上贴上自己女朋友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图)

6月8日,在位于汶川县城岷江江边的救灾帐篷营地,80岁的老人余怀秀站在自家帐篷的门口。(新华社记者 申宏/图)

6月13日,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在落泪。当日,成都凤凰山机场附近村民自发来到机场附近,在灵车必经的路口,手持菊花,为直升机失事遇难人员送行。(新华社记者 鲍菲菲/图)

5月19日14时28分,83岁的离休干部段金声老人手持一枝菊花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记者 王庆钦/图)

5月31日,德阳东汽小学的小学生杨佳赟在安置点的帐篷外吹泡泡。 (新华社记者 李健/图)

5月24日,在四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一位老者在吃早饭。(新华社记者 才扬/图)

6月6日,映秀镇临时小学外,一名女孩突然飞跃起来。(新华社记者 李尕/图)

网络编辑:merak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