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追踪外来工子女求学路,他有了这样的发现

然而不管经历过什么,他们去了又回,仿佛这个自己没有户籍的城市,才是家的所在。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04年,全国第一所民工子弟希望学校在沪开学。(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24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放牛班等待春天 人类学者十年追踪六十外来工子女求学路》)

2008年到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凌旻华对上海60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了跟踪研究,记录他们求学时经历的制度歧视、地区发展和社会文化差异等困境。

他们在上海长大,大多就读打工子弟学校,从未获得在上海中高考的资格,要么留下读职校,要么独自回乡上学,只有极个别人能最终考上大学。然而不管经历过什么,他们去了又回,仿佛这个自己没有户籍的城市,才是家的所在。

轨道交通10号线的终点新江湾城是上海新兴的住宅区,也是著名的生态园区。但在12年前,别墅和小区尚未建成,这里砖瓦遍地,搭起许多棚屋,住下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当中近半家庭带着孩子在上海谋生。

孩子们在附近的蓝鹰打工子弟小学上学。学校建在拆迁后的废墟上,没有围墙,唯一的教学楼和周围的残砖断瓦融为一体。每周六,这里会传来孩子们的合唱,这是他们仅有的课外兴趣班——公益机构久牵组建的36人合唱团,创始人张轶超将它取名“放牛班”,这个想法源自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这群孩子也是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凌旻华的研究对象。凌旻华的童年在浦东乡村度过,外地人开起了一家家麻辣烫、沙县小吃、黄焖鸡、猪脚饭,1990年代浦东开发的城市化大潮袭来,越来越多外来务工者迁入,居住在城市边缘。

2008年,凌旻华着手准备博士论文,目光关切地投向这些家庭,好奇他们的孩子如何在上海求学。她来到久牵为学生补习英语,寻找研究对象,其中就包括“放牛班”的成员。他们在上海长大,大多就读打工子弟学校,从未获得在上海中高考的资格。如果不愿留下读职校,就得回乡上学,成为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的研究中“处境糟糕的‘回流儿童’”。

2008年到2017年,凌旻华对60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称“随迁子女”)进行了跟踪研究,记录他们求学时经历的制度歧视、地区发展和社会文化差异等困境。

十年人事变迁,凌旻华如今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仍保留着不时与采访对象远程聊天的习惯。采访对象们多数去了又回,尽管升学制度将他们排除在外,但这个他们没有户籍的城市,仿佛才是家的所在。

据上海社科院数据,从2001年到2008年,上海打工子弟小学数量从591所降至62所,蓝鹰小学是消失者之一。2008年,上海针对这一群体启动了纳民小学计划。十年后,由于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纳民小学数量已大幅减少,在青浦区,最后的15所纳民小学也将在2018年6月过后关闭,余下学生进入公办学校。

从这个层面上看,上海对随迁子女更友好了,然而中高考政策始终未放开。

一群初中生讨论着沉重的话题

多年后,侯湘婷在上海大学路的一间奶茶店里做调茶师,对于当初的决定,她有些后悔。

走的那一天,侯湘婷没有告诉老师和同学,16岁的她害怕任何一句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