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未来” 改革开放40周年美展和广东文化多样性的表达

自辛亥革命以来,广东美术就与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休戚相连。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美术继承了传统和前人开放、多元、务实的基因,试图引领新的风潮。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着力推动的两个美术大展:2017年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18年的“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以承前启后的方式,回顾了广东百年美术值得书写的部分,以及改革开放40年间的整体面貌与成就。

责任编辑:邢人俨

“大潮起珠江”展出了多件反映改革开放历史的现实题材作品。《繁忙的生产线——缤姿鞋业变奏曲》由画家孙黎、周雨霞创作,三幅画面拼接组合,分别表现昏暗的手工作坊与明亮的现代车间,反映了从1990年代至今广东制造业的发展变迁。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孙黎两年间多次前往鞋厂收集资料,探访工人生产过程。(展览组委会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9月13日《南方周末》)

自辛亥革命以来,广东美术就与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休戚相连。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美术继承了传统和前人开放、多元、务实的基因,试图引领新的风潮。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着力推动的两个美术大展:2017年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18年的“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以承前启后的方式,回顾了广东百年美术值得书写的部分,以及改革开放40年间的整体面貌与成就。

岭南画派画家黎雄才生前的夙愿是画珠江,他设想创作200米以上的长卷,从珠江源头一直画到虎门入海处。1988年,78岁的黎雄才去往云南曲靖县马雄山和云贵边境,在珠江源头探访写生。回到广州开始动笔后,他患上了白内障,又两度跌倒骨折。出院后回家拿起笔,笔不听话了,老人家当场流泪。

黎雄才画了三年,完成六十多米,只画到广西境内就被迫搁笔。2001年,黎雄才逝世,这幅《珠江长卷》成为未竟的遗作。

2018年8月23日,另一幅展现珠江山水的国画长卷《珠江胜景图》在广东美术馆展出。这幅画由画家方土、许钦松、李劲堃分别率团队完成——上卷《珠源峦脉》描绘珠江上游的渺茫山峦,中卷《云涌珠江》是黔桂流域至西江一带的崇山激流,下卷《盛世珠江》是关于广州珠江两岸的城市景象。

“上中下三段形成了广东整体视觉的变化,珠江的萌发与延伸代表了一个地区从源到流的关系。”广东省美协主席李劲堃解释创作初衷,“通过对新时代的描画,表现广东在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整体变化。”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席梁江评价,长卷的三段虽在内容上衔接,但在艺术风格上并不连贯,“艺术个性与艺术语言的特色呈现出来,体现了我们四十年来艺术的多元探索”。

这幅长卷是“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代表作品,展览筹备了一年多时间,2018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之后巡回至广东美术馆展出。展览在广东省内与全国范围内各自征集作品,经由专家团的筛选与辅导,选出262件作品,其中72件是为改革开放四十年而作的新作。

“它既是一个记录伟大事件的历史性展览,同时又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