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大家都说“佛系青年”,今天的文学里有没有?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是77级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42年来,他亲历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许多历史性事件。

责任编辑:宋宇

陈思和(东方IC/图)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是77级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42年来,他亲历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许多历史性事件。

1978年,陈思和的同班同学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小说《伤痕》,11天后陈思和发表评论《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伤痕》引发全国读者的关注和讨论,成为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从1980年代至今,陈思和跟踪阅读和评论莫言、王安忆等同代作家的作品。2012年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陈思和是除莫言家属、翻译和工作人员之外,唯一受其邀请参加全部颁奖活动的评论家。

1999年,陈思和担任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上海市高一学生韩寒未留意复赛通知,几乎错过决赛。“陈思和老师当时就提出说可以补考,最后我获得了一等奖。”韩寒曾回忆,“我非常感谢陈思和老师当时为我的直言。”

2001年起,陈思和担任1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如今,中国当代文学不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举国关注,他却认为,“边缘化”才标志着文学成熟,“这时候文学不再是工具,不需要再迎合读者”。

2018年,陈思和策划音频节目《中国文学大师课》,领衔12位学者为大众讲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他拒绝为取悦听众讲花边新闻或插科打诨,还“破天荒第一次用讲稿”。

2018年12月20日,在他担任馆长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陈思和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很多作家说“我不在乎,也不看评论”,其实都在乎

南方周末:那些你“跟踪”了三四十年的作家,为什么会参与针对大众的文学课?

陈思和:最早是我的动议。因为我们的课程是解读文学文本,本来一门课十分钟,我说留三分钟在前,先读两段作品原文。当然请作家本人最好,比如解读《透明的红萝卜》,由莫言读当然好了。后来平台方有另外一个思想,就是请他们担任十个单元的导师,就每个单元的话题谈谈想法。

南方周末:你关注的同代作家近两年在创作上有什么新趋势?

陈思和:这一代人现在都已经60岁以上了。他们能够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很可贵,没有很多政治的、社会的因素干扰他们,这40年来他们基本按照自己的经验理解生活,没有人“关心”他们,比较“边缘化”。这些作家都成了不可替代的,再来一个作家冒充莫言,是冒充不了的,冒充余华也写不出来,这批作家的风格基本上成熟了。一般来说,成熟一定自我束缚或者保守,把自己框住,比如郁达夫。郁达夫后来写的和前面差不多,永远都是这个风格的。

但在今天的中国,有几个作家还能主动突破,努力在变。贾平凹是一个,他的《山本》,这种气象、容量,要生命力旺盛。张炜这两年的新作品也很好,也在变。他们能维系这样的时代最高水平,但毕竟不是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