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计划 等待核尘埃的落定

无数居民当即丧命于巨大的蘑菇云下;侥幸活下来的人必须面对放射尘埃的致命威胁。人们熟悉的家园成了一座废墟遍地、几乎看不到一幢完整建筑的死城。

那些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在按下核按钮之前,肯定得先想清楚必然的后果:你是以整个国家的灭亡,来换取一两座对方城市。但“基地”之类的恐怖组织可不会三思而后行。如果你是个美国人,当几颗核弹落在你的头上,翌日你将怎么应对?


《翌日》之死城想象集结在柏林墙东侧的苏联和华约坦克大举西侵,一枚核弹道导弹击中一个西德城市,停泊在波斯湾上的一艘美国军舰突遭攻击;美国以攻击一艘苏联军舰作为报复,俄国人随即用一枚核弹击中北约地区总部……就像一长列蜿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当第一张被推倒之后,整个链式反应再也无法刹车。

在堪萨斯、密苏里交界处的美国大型战略导弹基地,一枚枚“民兵式”洲际弹道核导弹从成排的发射井呼啸而出;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发出紧急警告:三百多枚洲际弹道导弹正在向美国飞来。

堪萨斯市被两枚导弹击中,无数居民当即丧命于巨大的蘑菇云下;侥幸活下来的人必须面对放射尘埃的致命威胁。人们熟悉的家园成了一座废墟遍地、几乎看不到一幢完整建筑的死城。

这是美国电影《翌日》(The Day After)描绘的核战争可怖后果,这一幕被科学家卡尔·萨根用“核冬天”来概括。ABC电视台1983年11月20日放映的这部电影震撼了整整一代美国人, 迄今它仍是收视率最高 (上亿美国人)的电视电影。

当然,随着冷战的结束,这种300枚苏俄导弹雨点般落向美国的末日图景已经不大可能出现,但假如真有一朵或数朵蘑菇云在美国本土升起,山姆大叔将如何应对?

“美国广岛”

去年4月,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高规格会议,此会议由哈佛、斯坦福两所名校合办的“预防性防务项目”小组主办。其主题是:在核爆预防性措施失效的次日,美国会采取什么行动?需要作哪些准备?

小组的负责人都不只是普通学者:斯坦福教授威廉·佩里——克林顿政府的国防部长;哈佛教授阿什顿·卡特——克林顿政府的助理国防部长;斯坦福教授迈克尔·梅——原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美国最主要的核武器研究机构之一)主任。

这三位牵头者在去年秋季出版的《华盛顿季刊》撰文概括了会议研讨的成果,标题是:“翌日:一个美国城市发生核爆炸之后的行动”。

文章一开头就写道:“自1949年美国失去它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之后,美国国土遭受核攻击的可能性,就一直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所有可以想象的威胁中最严重的一种。如今,像基地组织这样的非国家恐怖主义角色已经发誓,要实施一个在规模上比‘9·11’大得多的‘美国广岛’行动。”

有形与无形杀手

在“翌日报告”中,设想未经过预先警告,一枚1万吨当量的铀裂变核武器(即最早的原子弹)在一个美国主要城市爆炸了。爆炸约发生在地面高度(例如在一幢高层建筑中),其特点是形成的冲击波和大火比空中爆炸 (飞机投弹或导弹自爆)要小,但产生的放射尘埃远比空爆核弹多。

但无论炸弹的威力大小,区别毕竟只在数量而非性质。在爆炸的翌日,反应者的紧急反应措施包括:人员疏散与防护,辐射作用对策,对后续威胁的回应,对袭击者的判断与报复,以及漫长的清理过程。最棘手的是放射微尘和残留辐射的消除。

1枚1万吨级原子弹在地面高度爆炸有会什么后果?半径约1.6公里的中心城区将被夷为平地;这一区域外缘受横飞的碎片、大火和强烈核辐射伤害的人也很难幸存——救援人员无法进入施救,而且这种灼伤和辐射伤害需要很专业的救治。

另外,一个放射性悬浮颗粒云团将向爆炸地点的下风区飘去,在一天之内,8到16公里范围内的人如果得不到防护或及时逃走的话,都将受到致命剂量的辐射。

受强烈辐射——400伦琴(伦琴,辐射单位,缩写为REM;一伦琴相当于作一次X光透视的辐射量)以上——的人会发病并死去,受中等强度辐射(50-400REM)的人会发病,但可能康复;受轻度辐射(50REM以下)的人可能不会有明显感觉,但将来患癌症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对核爆区内及周围的人群来说,一切都已经太晚,紧急反应者 (包括警察、消防和医疗人员)只能集中精力,减小下风区人口遭受的辐射,同时避免人群的骚乱。即使在袭击发生数月或数年之后,下风区居民仍将面临要么冒受到辐射的危险、要么放弃自己的家的两难选择。而市中心区至少在一年内,肯定是无法进行重建的。

FEMA在其网站上指出,保护我们免受辐射和放射微尘伤害的因素有三个:

距离:你与放射尘埃的距离越大越好。地下室的防护作用比1层楼好,高层建筑中的近中央楼层可能会好些;应避开容易积累放射尘的平缓屋顶。

防护:你与放射尘之间的隔离物越厚、越重越理想,例如厚墙、混凝土、砖墙、书籍和土层。

时间:放射微尘的辐射强度会迅速衰减。前两周对人威胁最大,两周后会减弱到只剩原先强度的1%左右。经过一段时间,你就可以离开防护所了。



处变不惊

“翌日报告”提出,一旦发生核爆炸,联邦政府应承担做出反应的主要责任。

当然,联邦政府的人力和物力可能无法在第一天就赶到现场,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联邦政府的领导下展开行动;平时也应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政府的应急预案应规定发生核恐怖袭击时的指挥架构,与州和地方政府、反应者的协同,与华盛顿、媒体和公众通讯联络等等。

确保信息的流畅,对防止公众恐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官员应及时发布或纠正信息,这对维持公众的信任是必需的。

美国国土安全局拥有一个全国警告系统,它随时可以打断广播和电视节目,插入警告和声明。但这一系统基于1950年代的过时技术,应拨款进行现代化升级,比如增加向所有市民和反应者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的能力。目前华盛顿地区已有一个类似系统正在运行。

政府的反应计划还应规定放射性废弃物的临时存放地点。如爆炸区域外的医院等救援机构将接触到一些受到污染、在经过处理前无法再使用的衣服等物品,这些都必须集中存放。

在人员撤离问题上,受攻击后,人们必须选择出逃或者躲避。对多数人来说,前三天应以躲藏到地下防护所为宜,俟辐射强度下降后再出来撤离。但对处于下风区的人们来说,躲避的实际防护作用不大,因此他们应赶在多数放射微粒“尘埃落定”前尽快撤出。

爆炸发生后,如果大量人口涌上公路,将使应急反应人员无法进入,急需撤出的伤员无法出城;乱哄哄的大逃亡还可能使人群不必要地受到高剂量辐射。为避免这种局面,联邦和地方政府应提前制定好计划,决定头三天哪些公路应对公众关闭,哪些应保持开放,以及开放多长时间。

联邦政府还应确定放射云团的去向,使市民知道自己应当躲避还是撤离。这可以通过能源部下属各国家实验室建立的模型,结合国家气象局公布的每日气象报告作出预测,信息应随时传达给公众、媒体和第一反应者。

在第一枚核武器引爆后,更多的核爆炸可能会继续发生。如果旧金山遭袭,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假定华盛顿可能就是下一个,必须决定是否将联邦政府转移;其他城市的居民也可能决定是否撤出城区。

而届时边境、港口和机场将全部关闭,对恐怖分子和更多核武器的搜索将会紧张展开。

防范“斩首行动”

遭到核攻击之后,很重要的一点是确保政府的继续运作,使民众不会对政府的应急措施失去信心。人民有必要知道,政府正在尽全力恢复他们的安全和福利。

总统及其继任人的人身安全不应存在任何疑问(美国宪法和法律已经规定了总统遇害后的继承顺序),政府三大分支的生存也是如此。应急预案还应规定,官方采取的任何非常措施都是经过三大分支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后的结果, 例如可以由总统、副总统、 众议院议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组成一个委员会,由最高法院大法官担任观察员,决定政府的应急反应措施。

2005年1月, 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在大量众议员遇难的情况下,可以由少数议员继续维持众议院运作。

众议院共有435名议员,在正常情况下,必须有过半议员在场,才可以作出通过法案、宣布开战等决定。根据新法案,在“灾难性场合下”,只要能够前往众议院的多数议员到场即可。也就是说,届时只需十来个甚至数个议员,就可以对外宣战了。

同年7月,国会还通过了一项快速更换众议员的“末日法案”,规定如果435名众议员中有上百人死去,特别选举将在49天内举行,比目前一些州替换死于任内或辞职议员的75天以上周期缩短了不少。但也有议员认为,新法案规定的7周延迟时间还是太长了,这将给予总统过多的权力。

参议院则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宪法规定,在代表某个州的参议员席位出现空缺时,州长可以临时指定由其他人顶上。

在电影 《翌日》中, 由约翰· 利思高 (《绝岭雄风》中的坏人头子)扮演的角色乔·赫胥黎曾如此感慨:“你知道爱因斯坦是怎么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吗?他说他不知道人们会如何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他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木棍和石头。”

尽管冷战已经成为过去,恐怖分子的核武器攻击不能将全人类炸回石器时代,但对于不幸被他们选中的城市的居民来说,这同样是个人和家庭的末日。当蘑菇云升起时,明智的应急对策和平时的准备、训练将可以使很多第一波打击的幸存者免于毁灭的命运。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