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基因驱动还是社会建构?

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对比研究发现,一夫一妻行为与神经基因表达模式具有相关性,这为部分脊椎动物进化到一夫一妻找到了一个遗传证据。

责任编辑:朱力远

北京保利2015秋拍藏品: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全家福》。(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14日《南方周末》)

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对比研究发现,一夫一妻行为与神经基因表达模式具有相关性,这为部分脊椎动物进化到一夫一妻找到了一个遗传证据。

为什么人会有一夫一妻制?如果是基因驱动,为何在动物界也不同形态地呈现有少量一夫一妻的行为,而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的人却不是一夫一妻?如果主要是社会建构,那它适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又起到了怎样的社会效果?

这些问题都不太好回答。不过,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丽贝卡·杨(RebeccaL.Young)等人对5组分别有亲缘关系的动物基因转录情况的对比发现,一夫一妻行为与神经基因表达模式具有相关性,这为部分脊椎动物进化到一夫一妻找到了一个遗传证据。这一研究发表在2019年1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当复杂的夫妻形态

这5组动物包含了两组鼠类,以及鸟类、蛙类、鱼类,共计10种动物,每组都有一种是一夫一妻的,另一种不是,然后对雄性的神经基因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一夫一妻的动物,其交配系统相关的基因表达较为一致,并且参与神经发育的基因,学习、记忆、认知等功能更强。研究者分析,这可能表明一夫一妻的雄性神经可塑性增强了。

当然,这里的一夫一妻仅限于一个交配和抚育周期内,并不意味着一生如此。而且,跟人类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内涵,显然是有差别的。作为一个关于遗传和行为的科学难题,同时也是一个深刻影响了今天人们家庭和婚姻生活的社会文化议题,一夫一妻通常可以分解成“只与彼此交配”“共同抚育后代”等内涵,对人类社会来说,往往还会强调“彼此忠诚”“不能出轨”等情感和行为上的更多要求。

实际上,即便不考虑人类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大量附着的意义,动物们的一夫一妻就已经有不同的标准了。比如有的雄性蜘蛛在交配后会把生殖器留在雌性生殖道中,防止雌性再次交配,而有的鸟则会在繁殖成功率低时另找伴侣,甚至在共同生活时各自有其他伴侣,当然也有发现争风吃醋的,比如有研究指出在麻雀中观察到雌鸟对与同一雄鸟交配的其他雌鸟具有攻击性行为,甚至会杀死竞争对手的后代。

类似的情况很多,显示出动物界一夫一妻的复杂情形。对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贰东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