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佑思 一个90后犹太人的中国式成长

“犹太人大都想做成一番事业。为此,他们很愿意融入本地文化,有很强的融入能力。这跟历史有关,他们曾经不断被驱逐,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融入不同的国家,甚至变为另一个国家的人”

责任编辑:孙凌宇

“犹太人大都想做成一番事业。为此,他们很愿意融入本地文化,有很强的融入能力。这跟历史有关,他们曾经不断被驱逐,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融入不同的国家,甚至变为另一个国家的人”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16期)

“‘化缘’是什么意思?”

高佑思抬起滑屏的拇指,眉毛微蹙,这个夹杂在自媒体“歪果仁研究协会”(下文简称歪研会)微博评论区的词,让这位25岁的以色列短视频博主有些困惑。

几分钟后,滑动的拇指再次因一幅评论配图而卡住。图片来自2001年热播的一部国产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演员冯远征半匿于墙后,眼神凌厉。

这些评论针对的是“歪研会”一则新更的视频——《外国人在中国随机敲门蹭饭,真的有人给他开门吗》。视频中,只拿着一碗一筷的高佑思,从北京帽儿胡同出发,接连碰壁数十次后,最终被一对父子接纳。在一处并不宽敞的胡同房里,他和主人一家一起享用了一顿两菜一汤的家庭晚餐。

《外国人在中国随机敲门蹭饭,真的有人给他开门吗》

此时,距离视频发布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微信工作群里正在讨论粉丝们的反馈,原本在接受采访的他明显有些分心。“被骂了一点”,默默“扫描”了约一分钟后,他不舍地将视线挪开。

当晚6点多,他在评论区写道,“这次尝试的确有很多准备不足的地方,应该带上礼物才更有礼貌,直接去问能不能吃一顿饭也不太尊重。”这档节目以外国人体验中国生活为主题,笨拙、尴尬,尝试融入和理解,是节目的常态。

这是高佑思来到北京的第7年,创业的第5年,成为“网红”的第3年。他的故事,既是一个以马云为创业偶像的犹太年轻人的故事,一个关于融入、奋斗、焦虑和野心的故事,也是一个不同又相同的中国式成长故事。

犹太家庭

3月底的北京已经一脚踏入暖春。

高佑思坐在对面,1米82的他,有一张瘦长脸,鼻子高挺,刘海向右后方梳起,维持着精致的弧度。

刚从北大一个合作会议上赶回,他脱去亮紫色毛衣,只穿一件印着“Made in China”的白T,这是美国共享办公企业WeWork和北大的联合设计款,他很喜欢。

我们在北京东三环一处建成不久的共享办公空间,以色列风险投资公司英飞尼迪集团是投资方之一,高佑思的父亲高哲铭则是投资集团的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根据公开资料,英飞尼迪是中国“第一家被允许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外资基金”,“目前透过旗下23只美元/人民币基金(其中20只基金位于中国)和数个孵化器,管理着超过上百亿的资产和上百家企业。”

在高佑思眼中,父亲高哲铭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人。他过去人生的许多重要时刻,都有父亲的影子。而父亲恰恰是那种喜欢不断尝试疯狂想法的人。

高佑思一家

高佑思13岁那年,高哲铭决定将公司从以色列迁往香港。那时,还只会说希伯来语的高佑思被送入了一所加拿大国际学校。为了让儿子更快适应,高哲铭建议高佑思参选学生会主席。那时候,高佑思刚刚进入11年级,远不是那种最受欢迎的学生,甚至连英文也说得不太好。可即便如此,高佑思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他一头扎进了备战中,从宣讲、拉票,一路走到最后的竞选演讲。

奇迹没能出现,他最终落败,四个候选人里,他拿了第三名。不过,他理解父亲的初衷,或许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一时的成败,而是在最陌生、最困难的环境下,学会努力变通。

这也是父亲的人生信条。在成为风险投资人之前,高哲铭曾是一名以色列空军飞行员,有24年的战斗机驾驶经验。“以色列是一个生存意识很强的民族,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犹太人很少,所以我们不停想要证明自己,做出一些很大的事。”

投资行业看中增长的机会,是机会的猎食者。在香港生活了5年后,高哲铭再次决定转换事业重心。2012年,他们一家六口离港北上,安家北京。

高佑思再次面临“变通”的挑战。除了又一次置身陌生的语言环境,一个特殊的因素在于,他到了服兵役的年龄,而搬到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