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观察报告发布

发自:南方周末

(简版)

编制机构:商道纵横、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报告背景及研究对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巨大发展,高净值人群迅速增长。根据瑞士信贷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度中国财富总额达到52万亿美元,5000万美元以上高净值人群数量自2000年以来新增16430人。

在创造、积累财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基金会管理经验,发起成立公益/慈善基金会,在管理和传承财富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在这些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和企业家们以其资本量和影响力成为这个群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商道纵横《中国企业公益基金会数据库》显示,国内自2010年以来近10年注册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计102家,占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或“家族基金会”)当前存量近八成,数量增长长期呈线性趋势。因此,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研究有助我们了解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商道纵横联合南方周末启动《中国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观察报告》系列研究课题,首先聚焦中国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不同方法,尽力克服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挑战,以梳理其发展现状,并与既有研究相区别,侧重分析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探索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推进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可持续运营与发展。

课题组对民营企业公益基金会关联方关系的梳理,结合中国实际,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金会皆视为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并将其列为研究对象:

(1)由企业家个人或家族成员发起设立,个人或家族成员所控制的家族企业是公益基金会的关联方,且个人或家族成员在该基金会担任重要职务的公益基金会。

(2)由家族企业出资设立,且个人或家族成员在该基金会担任重要职务的公益基金会。

按照上述条件,本报告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样本总量为130家。其中,企业家个人/家族发起成立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有46家,家族企业出资成立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有84家。

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概貌

近八成基金会注册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注册的基金会,以103家占到样本总量的79%,大大多于中西部地区注册数量。其中,以北京28家和广东27家为最多。

近八成基金会在最近10年注册。1986年成立的福建省泉州贤銮福利基金会,是注册最早并当前仍存续的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此后基金会注册总量逐年呈线性增长,2010-2018年是基金会成立高峰期,共计102家,占到样本总数的78.5%。其中年度注册数量最多的是2013年,有16家,该年基金会注册总量也突破100家。根据注册时间,130家基金会的平均存续时间为6.66年,已经存续20年以上的基金会只有3家。

基金会注册资金规模两极分化,更偏重在法定的最低注册资金区。共有59家占总量45%的基金会注册资金为法定的最低200万元,同时,注册资金在1000万-9999万元的也达到43家,占到总数的33%,注册资金在1亿元(包括1亿元)以上的也有6家。因此,基金会从注册资金规模上总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

从基金会募集资金的资质来看,以非公募基金会为绝对主流。在130家基金会中,128家为非公募基金会,仅有2家具有公募资格。

近七成基金会由家族企业出资成立。从注册资金来源看,84家占总量64.6%的基金会由家族企业出资成立,由企业家个人或家族成员出资的基金会为46家,占总数的35.4%。

教育和扶贫是基金会最为关注的两大领域,其次是社会救助和福利以及救灾。根据对基金会官网和年报的梳理,大多数基金会开展过与教育有关的项目,有时还会与扶贫相结合,通过对教育的资助达到扶贫减贫的目标。关注公益行业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的基金会仅有7家,这些基金会对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进行资助,助力整个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基金会主要扮演推动者角色。根据乔尔·L·弗雷施曼《基金会:美国的秘密》(The Foundation:A Great American Secret),基金会通常在所关注的领域扮演三种角色:推动者、合作者和催化剂。推动者意为基金会根据其自身战略追求特定的目标,并亲自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运作、主导相关的项目以促进整个领域的变革。合作者意为基金会与其他合作组织共同进行决策,资助这些合作组织以及执行其战略的其他组织。催化剂意为基金会开展不计回报的资助,这些资助可能不会对相关领域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例如,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根据回复的问卷统计,63.64%的基金会认为自己在所关注的议题领域主要扮演的是推动者角色,其次是合作者和催化剂角色,分别为18.18%和9.09%。

基金会对项目和服务对象以长期资助为主。依据各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中披露“公益慈善项目开展和公开募捐活动备案情况”时对资助、运作和混合三种模式的勾选比例,绝大多数基金会在开展项目时以资助[]为主,这类基金会共有109家。另有9家基金会是以运作方式为主,11家基金会处于资助与运作的混合状态。

同样根据乔尔·L·弗雷施曼《基金会:美国的秘密》按照3年为期、3年及以内为短期资助,超过3年为长期资助的划分并梳理基金会数据,63.64%的基金会对服务对象及项目是以长期资助为主,27.27%的基金会则是以短期资助为主。

职业发展受限是基金会员工流失首因。本报告样本中有71家基金会披露了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平均为4.5人。但从访谈来看,许多家族企业出资成立的基金会中,相当多的工作人员虽然专职为基金会工作,但却是与该家族企业而非基金会建立了法律上的劳动或雇佣合同,因此造成基金会专职人员看上去很多,但从法律隶属关系上却较少。所以,平均人数4.5人,并不代表只有4人专职负责或参与基金会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

根据各基金会对员工流失原因的回复,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职业发展受限”,占到30%;第二为“薪资水平低”,占到20%。少数基金会认为“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低”“价值观不匹配”以及“对基金会管理情况不满意”也是导致员工流失的因素。

九成以上基金会定期披露信息,自媒体成基金会与公众沟通主渠道。问卷调查显示,90.91%的基金会表示有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但在开展具体项目时,45.45%的基金会表示会与公众进行沟通,仍有三成基金会不与公众沟通。在基金会与公众就重大项目进行沟通的渠道选择上,利用自媒体进行沟通、公关的比例占到了50%。排名第二的沟通方式是官方网站,占到了33%。17%的基金会会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进行宣传。

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面临的挑战

家族企业对基金会有较强干预和控制。

首先,基金会战略受捐资企业影响最大。问卷分析显示,只有27.27%的基金会是由理事会自行“制定组织战略和规划”,更有36.36%的基金会,其组织战略是根据捐资企业的意见进行制定的。

其次,基金会与捐资企业价值观高度关联与认同。45.45%的基金会在对“基金会价值观与捐资企业价值观的关联度”进行自评打分时,分别选择了代表关联度较高的4分和“价值观完全一致”的5分,总体平均4.36分的总评分也反映出捐资企业对基金会的深层次影响。

第三,过半基金会运营受捐资企业干预。问卷回复显示,63.64%的基金会表示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会受到捐资企业的干预。这些干预,集中体现在对基金会的财务、资金方面,其次是组织战略规划与落地、项目的设计与执行,对基金会的人事安排干预最少。

亟需提升项目执行力和传播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基金会工作人员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项目规划与执行能力”,以及“传播与公关能力”。各有近一半的基金会选择了上述两种能力建设。

期待健全并具可操作性的外部政策。“慈善组织运营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税收缴纳、资金运用、行为禁止等)”和“政策有,但可操作性不强”,被基金会视为最大的政策挑战,各有36.36%的基金会选择了上述两大挑战。

与合作伙伴合作时,项目策划和沟通问题成主要挑战。54.55%的基金会在与合作伙伴开展项目时遇到过困难,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基金会表示合作顺利。在这些困难中,62.5%的基金会认为挑战主要集中在“项目策划问题”和“沟通问题”上,50%的基金会表示在“资金运用问题”上存在困难。

项目同质化严重。近一半基金会表示遇到同质化竞争,这些基金会中又有42.86%的选择重新规划项目以求项目差异性,只有28.57%的基金会选择继续按计划推进原项目。

建议

根据在研究过程的上述发现,课题组建议中国家族企业公益基金会应与家族企业保持距离,以保证机构独立的价值观,并保持战略的长期和一致性。在组织机构和团队建设上,注重员工公益情怀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专业能力,如项目策划与执行、传播沟通等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公益创新,应对项目同质化挑战。宜眼光长远,基金会资助要有耐心,着眼项目及产出的长期影响力。

识别二维码下载报告完整版: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