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书架丨从思辨到感受:文学人的自我训练

一个文学研究者和教师的自我训练包括很多元素,有些看似彼此冲突。文学研究对分析和整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研究者对诗歌、戏剧或小说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都加以深度关注,能够分析这些细节如何回应文学史和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或文化命题,然后对这些细部分析加以整合提炼出一条主线和一个鲜明的论点。但文学研究者又毕竟不仅仅是做“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作,也需要对语言的美和奇有一种直观的感受和把握,甚至需要能从创作者的角度理解文学的构成。分析整合思维和基于直观感受的创造经常无法协调,但又是必须同时具备的素养,所以我经常从不同的书籍中汲取能让头脑变得饱满而柔软可塑的汁液。

责任编辑:刘小磊

金雯毕业于复旦外文系英文专业和美国西北大学英文系,曾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助理教授及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专业教授。她最近的著作是《被解释的美:英语的方法和趣味》。 (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19日《南方周末》)

一个文学研究者和教师的自我训练包括很多元素,有些看似彼此冲突。文学研究对分析和整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研究者对诗歌、戏剧或小说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都加以深度关注,能够分析这些细节如何回应文学史和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或文化命题,然后对这些细部分析加以整合提炼出一条主线和一个鲜明的论点。但文学研究者又毕竟不仅仅是做“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作,也需要对语言的美和奇有一种直观的感受和把握,甚至需要能从创作者的角度理解文学的构成。分析整合思维和基于直观感受的创造经常无法协调,但又是必须同时具备的素养,所以我经常从不同的书籍中汲取能让头脑变得饱满而柔软可塑的汁液。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首先要说的是在学术视野和智识上具有启迪性的书籍,这一般是指引领人文学科思维潮流的大学问。因为我出身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对于西方批评理论比较喜好,有不少钦慕的理论家和批评家,名列首位的是福柯。不过因为近几年我集中研究欧洲18世纪文化,不得不对过去不以为意的哈贝马斯重新加以关注。哈贝马斯一向以捍卫18世纪缔造的西方现代性工程著称,让人觉得有些“后进”,但他开创的批评范式仍然有着无法否认的重要地位。

“在政治经济之外,心理学也在18世纪期间崛起成为一种资产阶级独有的科学。”这句话出自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类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如果有谁对西方现代社会转型做出过一个影响最为广泛的描绘的话,那么还是要提到哈贝马斯的这本传世经典。他探索的是“公共”和“私人”这两个概念如何在18世纪兴起成为西方现代性的核心关键词。他认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