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蚊子安全性受质疑

为了减少野生伊蚊的数量,英国科学家培育了一种不育的转基因伊蚊,但是最近这一令人鼓舞的成果却受到质疑,美国和巴西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这种转基因蚊子可能具有基因扩散风险,且会导致出现抗杀虫剂的超级转基因蚊子。

责任编辑:朱力远

为了减少野生伊蚊的数量,英国科学家培育了一种不育的转基因伊蚊,但是最近这一令人鼓舞的成果却受到质疑,美国和巴西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这种转基因蚊子可能具有基因扩散风险,且会导致出现抗杀虫剂的超级转基因蚊子。

(资料图/图)

为了减少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曾培育一种自限性转基因雄性伊蚊,在巴西等国家开展的一系列野外放飞试验显示,这种转基因蚊子可使当地伊蚊种群大幅减少,而且转基因伊蚊无法在野外长期存活,不会将转基因扩散给自然种群。不过,2019年9月10日,美国耶鲁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杂志在线发表一篇论文,声称这种转基因蚊子可能具有扩散风险,而且会产生超级转基因蚊子,对此开发该转基因蚊子的Oxitec公司很快予以驳斥。

耶鲁大学的质疑

蚊子是世界上最具杀伤性的动物,因蚊子传播的疟疾、登革热、寨卡小头症等疾病,每年导致全球数十万人死亡。20世纪90年代末,牛津大学卢克·阿尔菲博士团队发明了一种控制蚊虫种群的新方法,他们将一种自限性基因转染到蚊虫基因组中,培育出一种不育的转基因伊蚊。这种致死基因受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四环素的控制,即在实验室,当给这种转基因伊蚊饲喂含有四环素的食物时,这种致死基因的活性受四环素抑制,不会产生毒素,而在野外,转基因雄蚊会寻找野生雌蚊交配,因为野外环境里缺乏四环素,这种自限性基因则会产生大量毒素,导致转基因后代毒发身亡,从而能减少野生伊蚊的数量。

这一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科学》、《自然·生物技术》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受到广泛关注。在牛津大学成果转化机构的主导下,卢克·阿尔菲等人乘势成立了Oxitec公司,并将这一转基因不育技术扩展到其他害虫防治上,均取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