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的事业,每一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1月23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为了更有效的防控疫病扩散,武汉这座位于中国中部的交通枢纽城市,选择关闭了自己的大门。“封闭”成了绝大多数武汉人要直面的生活状态。

原本在春节期间应该热热闹闹的九省通衢,街头巷尾鲜能看见车辆与行人,整座城市仿佛陷于停滞。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服务大局,暂停营业或延迟复工,城市功能停摆。原本大城市最后一公里服务的便利,逐渐成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我们都是专业的 

凌晨1点,5辆轿车驶入医院,将刚刚收到的1000套防护服交托给前来接收的医务工作人员。作为碧桂园武汉区域的员工,何莹桦整个春节假期,都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为“武汉不怂”爱心车队提供后勤保障,以及疫区物资信息统计支持。

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援助武汉市抗疫物资起运

“各地汇集过来的信息,志愿者们将这些信息给到我,我再来做一一的对接。”何莹桦口中一语带过的工作内容,却在其电脑中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复杂的Excel表格。作为一名负责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员,“关于做表和算成本方面,我们是专业的,”对于自己负责的志愿工作内容,何莹桦很自信。

日期、医院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收货地址,在何莹桦绘制的需求统计表中,根据时间顺序有序的排列起来。紧随其后,十几种物资的需求与解决情况分门别类统计,表头的数据筛选也已经设定完毕,何莹桦还会专门标红已经解决的物资来提示伙伴与自己。 

何莹桦收到医护人员出具的接收证明,已经是凌晨4点。“物资将全部提供给呼吸科一线医务工作者和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使用”,看到这句话,何莹桦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与何莹桦一样,在武汉为志愿服务提供专业支持的还有许多人。 

作为碧家长租公寓的管家,邬元锋从2月7日起,开启了一项特殊的工作,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安保人员等工作人员提供15个房间及后勤保障。

“目前大家对于疫情还是有恐慌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做好前期各种沟通,邬元锋在完成盘点公寓空房间后,便开始着手设计出入路线。利用公寓所在大楼的后门,邬元锋和同事设计出了“与住户不用见面”的新通道,避免了租客对疫情的恐慌,也方便工作人员出入。 

有了新通道,邬元锋也丝毫没有松懈。由于疫情防控,碧家长租公寓的大部分员工仍未复工,只有邬元锋和另外一位同事在岗,即使如此,他们仍然坚持每天进行全楼的消毒工作,“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被覆盖,无死角。”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很不容易。”虽然接触不多,但邬元锋仍然时刻关注入住工作人员的情况,以便提供各种支持。付出总会有回报,当邬元锋收到安保人员送来的“84消毒水”时,更加深切的感知到了自身工作的价值,“身在武汉,作为一名市民可以帮助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无独有偶,在碧桂园一直负责管理协调工作的方强,看到公共交通系统暂停后,许多医护人员上下班成为难题的情况,发动身边的朋友、同学组建了“武汉医护人员免费接送车队”。 

大年初一,许多人仍然在家过年的时候,方强已经开始了他的“免费专车司机”工作。“许多医护人员早上七点多出发,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为了能让医护人员放心乘车,方强用桌布覆盖车座,保障医护人员每次乘坐的时候,“接触面是干净的。” 

在此基础上,擅长协调工作的方强,还帮助海内外捐赠人处理捐赠物资,包括接收、护送防疫物资、食物等抵达医院等。更多人知道这些“接送人”之后开始联系他们,共同串起武汉民间自发救助渠道。 

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汇集起来,提供着方方面面的专业支持,而支撑起这些专业支持的背后,却是平日里每一个精益求精的工作细节积累而成的宝贵经验,对于“过程精品”的专注,是印刻在他们骨子里的精神。

解决每一个难题

无数普通人的小溪变成了大河,这是一种力量,支撑起每一个武汉人的希望。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河流汇入,普通人的行动与企业的资源交织在一起,就像武汉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在大江交汇处,迸发出了新的力量。

2月15日,武汉的上空飘起了雪花,不多时雪花就覆盖住了街道两旁停放已久的车辆。 

一名“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站在一个粉色的“集装箱”前,“集装箱”的一侧绘制着一碗巨大的煲仔饭。15秒后,“集装箱”发出了一阵“嘟嘟”声,一个小平台从玻璃窗口内探出,平台上载着一个饭煲。医护人员小心翼翼的取下饭煲,揭开盖子看了看,然后双手捧起饭煲,快步离开了“集装箱”。 

“目前就只有腊肉和腊肠的,其他的口味的话暂时是没办法送到这边来的。因为有一些材料在这边不能保存。”代少立作为这台“集装箱”的管理者之一,每天要从早上八点一直忙碌到凌晨。

这台拥有36个灶口的“集装箱”,其实是一台大型煲仔饭机器人,以每小时100-120份煲仔饭的速度,为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的工作人员、隔离人员免费提供餐食。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适合武汉人的口味,“集装箱”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准备了辣椒。

代少立所在的千玺集团从武汉市汉南区红十字会获悉,当前武汉部分方舱医院、隔离点缺乏餐饮供应,配餐需求急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月13日,碧桂园集团宣布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向武汉捐赠一批全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

煲仔饭机器人为隔离点的人员提供免费餐食

“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多实行轮班制,常常错过饭点,或者只能吃冰冷的快餐食物。”作为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设备研发企业千玺集团总经理邱咪介绍,煲仔饭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不需要与其他人接触,能够大幅减少人与人的直接接触,降低引发交叉感染的风险。 

从设备拆卸和打包,到调集食材,30多个小时,7000份煲仔饭,于2月14日抵达武汉。经过6位工作人员8小时的调试,终于在武汉第一场雪落地之前,为隔离点的人们“生产”出了可口的餐食。

工作人员在调试煲仔饭机器人

疫情发生后,为了更好的为疫情一线提供服务,全国各个行业都在为武汉疫区提供支持,为了有效解决武汉疫区面临的种种问题,除了煲仔饭机器人,更多的技术设备都被应用到支持一线防疫工作当中。

自2月6日,雷神山医院投入使用以来,这里已经逐渐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救治任务,随着收治患者的增加,对于各种物资,尤其是医疗设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前线需要什么,紧缺什么,我们就想方设法将这些物资送到前线。”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李静介绍说,碧桂园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具有资源整合的优势,“海外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的博士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及上下游供应商,构成了一个资源供应体系。”

面对雷神山设备不足的难题,2月16日,碧桂园集团宣布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向湖北捐赠总价值2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作为第一批捐赠设备,2月17日,一台远程超声诊断系统经过调试后,在雷神山医院投入使用。

远程超声诊断系统“主要用于对确诊患者的远程诊断与评估,可有效防范医护人员感染和疫情扩散风险。”碧桂园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碧桂园后续还将向武汉市江汉区方舱医院捐赠一台远程超声诊断系统。 

远程超声诊断系统相关设备

为了“帮助一线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除远程超声诊断系统外,碧桂园还将为荆州、黄冈、孝感、黄石等地的疾控中心、市级医院共16家医疗机构,提供由华大智造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960/MGISP-100、荧光定量PCR仪器等设备共16套,以及3.4万人份的检测试剂盒和耗材。“希望这些设备能够尽快运抵湖北,让所有待排查和有需求的人员尽快得到明确的检测结果。”

重视发展技术,善于使用技术。提升企业自身科技含量,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将创新的精神根植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对碧桂园这样一家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是企业的未来,同时也成为企业在面对社会难题时可以自如取用的金钥匙。

潜移默化的事业 

在方强、代少立等人看来,疫情发生后自己与所在企业的行动,一切的发生都是潜移默化的,许多逆行者在与他同行。在方强等逆行者的背后,是碧桂园对于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的系统支持。

1月24日除夕夜,碧桂园集团紧急决定捐赠1亿元设立首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基金,这笔捐赠将主要用于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包括采购医用N95型口罩、医用外科一次性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急需的医疗物资。同时捐赠的还有首批6万只专业医用防护口罩。 

到2月中旬,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关键阶段,碧桂园集团2月13日宣布,在此前捐赠1亿元设立首期新冠肺炎疫情基金的基础上,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追加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二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金。至此,碧桂园捐赠设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金规模累计已达2亿元。

据碧桂园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碧桂园已启动全球资源采购平台筹集急缺医疗物资,相关物资将于近期陆续运抵抗疫一线。”

碧桂园集团湖北区域员工将物资交接给武汉邮政送往火神山医院

碧桂园集团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的首期1亿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金,目前资金已使用过半。截至2月14日,超1900万元用于医疗物资采购,已完成物资采购共34批,一批医用口罩、医用手套、医用消毒液、含氯消毒片等急需物资已陆续运抵湖北、广东等地防疫一线投入使用。

而追加捐赠的1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继续支援武汉等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除用于采购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核酸检测实验设备和试剂、远程超声诊断系统等急需医疗物资。 

在传统行业生产收到影响的情况下,资金的捐助仅仅解决了当前的难题,更多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因此碧桂园除了为重点疫区社区提供各类防控物资外,还将用于建立口罩生产线保障口罩供应。李静介绍说,“口罩生产线由我们的博智林公司承接,计划三月份投入生产,可以实现日生产40万枚。”

解决问题之外,“对人好”,一直是碧桂园秉持的重要理念,基于这样的理念,碧桂园更加重视人在疫情中的价值,决定将部分捐赠资金应用到“关怀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及其亲属,关爱防疫一线志愿者”的行动当中。 

截至目前,4000万元用于关怀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捐赠550万元用于关爱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和支持眼下正在全力推进的社区疫情防控等。 

当得知湖北将要迎来降雪,“我们给身在湖北的广东支援医疗队送去了羽绒服,也给他们在广东的家属送去了关爱。”在李静看来,“对人好,对社会好”已经根植在碧桂园的企业文化当中,成为企业的行动指南。

“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过去的一个月,无论个人在行动,还是企业在行动,碧桂园的每一个个体的行为,都是潜移默化而又顺理成章的。

2020年伊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家中国企业都在共同面疫情带来的难题,同时也成为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在一起深入了解的契机。普通人履行作为普通人的责任,企业履行作为企业的责任,相互交织而又分工明确。难题终将解决,荣辱与共之后,见到的才是患难真情。

(方强为化名)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