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烟火气:“地摊经济”复苏

地摊经济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贩夫走卒带来的繁华,至今可以从《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作品中窥得。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摊也数次激发出新的经济活力。从知青返城到下岗分流,地摊都曾是重要的就业出口。

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是指整洁、干净不重要,而是更细致地要求相关从业人员遵守整洁、干净的规范。如果他们触犯了规范,可以处罚,而不是消灭。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4日《南方周末》)

发自:成都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20年初夏的成都夜市。 (董一诺/图)

2020年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在小区对面,许多商户在店门前摆起了摊位,李克强对摊主们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在四天前的答中外记者提问中,李克强也提到,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一个“大碗茶”就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的“地摊经济”率先复苏,拉动了就业,也带回了城市的烟火气。

6月2日,支付宝微博披露,目前全国已有1200万个小店和路边摊,5月流水收入超出2019年同期,实现“V”字反弹。

对摆摊开绿灯

最先复苏“地摊经济”的,是四川成都。

2020年3月16日,根据《成都日报》报道,其城市管理推出“五允许一坚持”,即疫情防控期间,在企业和经营者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工作等前提下,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临时越门经营,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区域贩卖经营。疫情期间,城市管理部门以教育劝导为主,一般不实施处罚;实施处罚的,原则上不录入城市管理信用监管平台。

两个月后,据新华网5月28日的评论,成都已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成都市对摆摊设点开绿灯的效果显著”。

现在,初夏的成都街头,傍晚最为惬意,温度明显降了下来,街头的夜市、摊贩正要热闹起来。在武侯区长寿路,一些摊位摆在人行道上,卖钵钵鸡的、卖卤菜的、卖冰粉的、卖炸土豆的……想要一次性尝尝“来成都必须打卡”的小吃,这条短短几百米的街道就可以满足。如果不想打包,小摊后面也有几张小桌子、板凳,可以坐下来用餐。

生长在成都的人们,对这样的景象并不陌生。现在在开辟临时占道摊点、摊区的政策下,小摊贩更加从容。“给我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